-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建高速公路徐屯II号隧道支护变形的处治措施
摘要:以南平松建高速公路徐屯II号隧道为依托,简述徐屯II号隧道支护变形的处治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支护变形;处治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pport deform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of the Xu Tun II tunnel, taking the Xu Tun II tunnel of the Nan ping pine Expressway as the basis.
Keywords: highway; support deforma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工程概况
徐屯II号隧道是福建省松溪(闽浙界)至建瓯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第三纵长春至深圳线福建省境内松溪至建瓯段(简称松建高速公路)的小净距短、浅埋、偏压隧道。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差,隧道发生变形。因此,弄清隧道围岩变形的特点,提出治理措施,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有着重大的意义。
2 隧道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徐屯II号隧道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该隧道穿越-北东-南西向的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进口处地面高程160-165m,出口处地面高程160-165m,隧道轴线最高点高程217m,相对高差52-57m左右,沿线地形陡峭,呈波状起伏,进口侧山坡相对较陡,自然坡度约19-26度,出口侧山坡相对平缓,自然坡度约13-16度,隧道经过坡体处植被发育。
2.2 工程地质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和钻探及物探结果,徐屯II号隧道洞身为坡积粘土和碎块状强风化~弱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属坚硬土~坚硬岩,未见有断裂构造通过。弱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岩石较完整,岩质较坚硬,对隧道洞身有利。但隧道洞身坡积土、残积粘性土、全~强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围岩段,属较硬土~极软岩。隧道洞身以IV级围岩为主,洞口段为V级围岩。隧道场址区未见断裂构造经过,也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岩溶等其它不良地质作用,隧址区现状整体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尚好,但属隧道洞身较硬土~极软岩,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不利,应加强隧道洞顶及侧壁的支护。
2.3 总体设计
徐屯II号隧道为小净距短隧道,隧道起讫桩号为左洞ZK84+510~ZK84+887,长377m;右洞YK84+530~YK84+902.5,长372.5m,左右洞平均长374.75m,属于短隧道。隧道左右洞进口分别位于半径为1350m和1320m的平曲线上,洞身处于直线段上,左右洞出口分别处于半径1010m和1020m的平曲线上;左洞纵坡为-1.765%,右洞纵坡为-1.78%。
3 徐屯II号隧道具体施工方法
3.1洞口及明洞工程
3.1.1洞口施工方法
徐屯II号隧道出口采用大管棚对洞口进行支护。洞口仰坡采用锚杆、喷混凝土防护,在满足机械开挖的条件下,使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装运弃渣至指定弃渣位置,人工辅助修坡。不能直接用机械开挖的次坚石采用定向弱爆破,人工辅助机械装运。施工时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快循环的施工方法,确保遂道洞口的安全。
3.1.2明洞施工
明洞主体衬砌采用10.5m整体钢模台车拱墙一次性浇筑成型。仰拱部分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当地质情况及允许承载力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报请变更设计妥善处理。混凝土灌注前排除坑内积水、浮渣,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防水层及拱脚纵向排水管等防水措施按设计及规范施作。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拱背土方回填。采用人工回填土,拱圈顶部安设小型转动式起吊架,回填高度大于2m时,将运土小推车吊至回填面,对称分层夯实,填层厚度不大于0.3m,其两侧回填土面高差不大于0.5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设计高度,压实度不小于90%。此步工序待暗洞施工后,衬砌混凝土度达到90%后及时进行。暗洞施工的同时,选择合适时机施作洞门主体衬砌。
3.2开挖
3.2.1开挖方法及步骤
徐屯II号隧道洞口加强段和浅埋偏压V级围岩段采用CD法开挖,其它段落采用半断面正台阶分步开挖法施工。其中尽量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无爆破施工,局部需要爆破时,采用弱爆破施工,尽量减少对地层的扰动。
半断面正台阶分步开挖法开挖支护顺序:超前砂浆锚杆上弧型导坑开挖→架立钢支撑、拱部喷锚支护→下部开挖→边墙及仰拱架立钢支撑,喷锚支护→灌注仰拱混凝土(无仰拱则取消该步骤)→铺设环向盲沟及防水板,整体浇注二衬混凝土。
3.2.2 光面爆破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