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方案。 “今日由平民革命以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第二个学派,主要由一些较为传统的中国史学家组成(他们的意见有些已开始为西方学者所认同)。他们对以鸦片战争是一个新时代开端此一观点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明(1368-1643年)清(1644-1911年)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期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因为,就内部事态而言,该时期适逢满族的兴趣和清王朝的建立;就外部局势而言,这一时期西学开始传入中国。他们争辩说,尽管西方的影响在19世纪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但这只不过是两个半世纪前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已,而且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多年时间,也难以体现一部四千年历史的近代时期。此外,界定近代中国起自于1600年前后的做法,可以使近代中国的开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趋于一致。 (二)、什么叫中国近代史? 1、社会性质 2、近代化 3、 (三)、用近代化史观看中国近代史 如,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等 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1、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清朝于四五前,仍对我轻侮厌恶,今一朝反省,则对我敬礼有加,且以其人材委托人国教育”“昔日我学于彼,而今日地位逆转-------此实我国之荣誉” ——(日)上田万年《关于清朝留学生》(1898年8月20日) 2、对洋务运动的否定和提升 3、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分水岭 战前:与皇权合一的中国儒家思想体系 战后:中国的思想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戊戌思潮和社会进化论。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 1933年,学者焦周松在《五年以后的中国》一文中说,到1938年中国发展的全景目标是:社会工业化、科学化和国际化。他设想在南京 的紫金山南麓设立中央政治区域,下设军事、经济、教育、卫生、农业等七个行政委员会,管理全国的基本行政事务。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而强占东北,使中国丧失了30%的煤,71%的铁,28%的电力,47%的水泥。 据统计,上海的工业资产损失52%,南京80%,杭州28%,无锡64%,武汉12%,广东31%,湖北22%,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地区与精华部分几乎全部受到重大破坏。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原因正如某些日本学者所说的,“中国工业化影响最大的是日本----所以日本帝国主义反对中国的工业化,并发动了侵略战争”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 抗战爆发后,西南、西北地区迁入人口达5千多万。从1937年到1942年,桂林市人口增长2.16倍,西安增长46%,兰州、昆明增长35%。重庆1945年的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150万之间。 人口布局 据国民政府统计,战前全国大型厂矿3935家,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上海一市有1235家,占31%。而号称西部工业之首的四川工厂数仅占2.93%,康、宁、青三省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但到1943年,迁入后方的工厂达5266家,与战前比增加了18倍。 我国现代化布局,加速西部现代化的问题。 (四)、关于近代以来的政治变革方案 1、龚自珍的“更法” 2、魏源的“一变古今官家之局” 3、王韬则认为,唯上下相通的君主立宪制最适合于中国。 5、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方案。 4、至康有为、梁启超时提出了全面的君主立宪制方案。 关于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变 作为人主,皇帝是世俗的权威;作为天子,皇帝是神圣的权威。一言以蔽之,朕即国家,朕即法律。皇帝高踞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地方听命于中央,中央听命于皇帝。韩愈在《原道》中说:“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则诛。”(韩愈《原道》)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皇帝会有不同的作为,其专制的程度也不一样,但专制的实质却是始终如一的。随着历史的推移,明代君权达到了高峰。明太祖朱元璋汰中书省,废丞相,令六部直接听命于自己;创廷杖制度,置廷杖于殿上,臣下晋见皇帝,动辄挨杖,“天下莫不骇然”。清承明制,君权登峰造极,甚至连军机大臣也“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赵翼:《军机处》,《檐曝杂记》卷1,第2页)。同时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