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脯氨酸催化下2,6-二苯基-4-芳基吡啶化合物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评价①.pdfVIP

L-脯氨酸催化下2,6-二苯基-4-芳基吡啶化合物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评价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7卷第 1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27No.1 2012年 3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 Mar. 2012 L一脯氨酸催化下2,6一二苯基 一4一芳基吡啶 化合物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评价 陶洪文,王江伟,唐凤,王厦,李筱芳,于贤勇,易平贵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l一脯氨酸催化下,以含有卤原子、不同类型的烷基及烷氨基取代苯 甲醛类化合物、苯乙酮和醋酸铵为原料,合成 了8个2,6一二苯基一4一芳基取代吡啶化合物,对相关合成条件进行 了归纳总结,产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进行表征, 并进一步进行了初步的抗菌活性测试. 关键词:l一脯氨酸;2,6一二苯基一4一芳基吡啶;合成;抗菌 中图分类号: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02(2012)01—0098—05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类药物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 分反应进行2,6一二苯基 一4一芳基取代吡啶的合 重要的手段,然而耐药菌的出现给抗生素和合成抗 成,并对相关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和归纳总结,以期为 菌药带来了挑战,在已有的抗生素开发不能满足当 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设计思路和实验依据;以埃 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 ,合成抗菌药物成为未来解决 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和白色 抗菌药物来源的越来越重要的途径 ¨J. 念珠菌为模型,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 当前的抗菌药物从结构上分类主要有 13一内酰 价,以期为芳基取代吡啶类化合物的抗菌研究提供 胺类、糖肽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多 实验依据. 肽类、多烯类、磺胺类、酮内酯类、喏唑酮类、氯霉素、 1 实验部分 大环内酯类等,以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为主_2J.含氮 杂环化合物中除上述几类药物外,吡啶生物碱类物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质表现很好的抑菌或杀菌活性,农用杀菌剂中就有 所用反应试剂均为分析纯,分离用试剂为化学 许多吡啶生物碱类物质表现出优 良的生物活性 J. 纯,抗菌活性测试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或医用试剂;检 在对人致病的微生物的吡啶生物碱药物开发中, 测用薄层硅胶板为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生产,层 Yogendra等合成的2一苯并咪唑基吡啶衍生物 J, 析柱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核磁数据采 Taleb等合成的吡啶并咪唑化合物等 J,对许多致 用 BRUKERAVII500兆型仪器测试 (TMS内标), 人感染的细菌和真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从以 IR采用Nicolret5一DX红外光谱仪测试,ESI—MS 上实例可知,从吡啶类生物碱开发可抑制或杀灭人 采用 Q—TOFULTIMAGLOBALGAA076LC测试. 类致病细菌和真菌的抗菌药物是比较可行的.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本文以取代苯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通过3组 在50mL带回流管单 口圆底烧瓶中加入取代苯 收稿 日期:2011—09—12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20803020;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 目(E51085) 通信作者:陶洪文 (1972一),男,湖南湘阴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E—mail:pgyi@hnust.cn 98 甲醛 (1.0—3.0mmo1),然后加入苯乙酮、醋酸铵和 MHz,CDCI)6:8.27(d,J:7.3Hz,4H),7.95 l一脯氨酸(相对于苯甲醛的当量数分别为2.0,4.0 (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