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ZW型性别决定的细胞遗传学证据.pdfVIP

中华大蟾蜍ZW型性别决定的细胞遗传学证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 传 学 报, 10归);298-305,1983 ActaCeneticaSinica 中华大蟾蛛zw型性别决定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尚克刚 邓崇新 北(京大学生物系) (锦州医学院) 中华大蟾赊的性染色体可能是第10对染色体,其类型为 zwa 第10对染色体上的一个 特定的区域被认为是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它们是晚复制的,并相当于C带区域。在复制的晚 期阶段,雄性个体的两个特定区域是同步复制的,而雌性个体却是不同步复制的。 中华大蟾蛤 (Bufobufogargarizans)的染色体核型国内已有报道t},za,Schmid(1978) 也曾报道了美洲大蟾赊 (Bufobufoamerican)的核型 【。,‘,然而,无论是常规染色还是C带 或银染都没有发现异态的染色体对,也没有发现任何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区域。但是早在 1942年 Ponse应用雌雄同体的遗传学分析就已指出 Bufobuf。是 ZW 型 〕〔‘。 1981年 Engel和 Schmid使用 H-Y抗原的鉴别方法,更明确和使人信服地提供了该动物是 ZW 型的根Schempp和Schmid,以骨髓细胞为材料,使用BrdUrd-Hoechst-Giemsa 技术研究了食用蛙 (Ranaesculanta)的染色体复制顺序,并首次发现了食用蛙的性染色 体是第4染色体,并为 XY型的性别决定提供了细胞遗传学的根据。 本文使用了改良的技术,以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中华大蟾蛛的复制顺 序,并将提出根据,指出第 10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以及 ZW 型性别决定的细胞遗传学 依据。 材 料 与 方 法 实验动物于1982年3月至4月期间选购于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动物供应站。前后共 获得18只个体 (Yd各9只)的染色休标本进行观察。具体方法如下: (1)两栖类常规外周血培养21〔(250C,5天),在细胞制片前15-19小时加入 BrdUrd 最(终浓度 10微克/毫升)和秋水仙素 最(终浓度2微克/毫升)。常规空气干燥法制片。 (2)为了获得染色体复制过程的图形,本文作者改良了Schempp和Schmid的技术C9} 使之适用于外周血培养,并吸取了吴昊和王秀珍[31[的黑光灯技术和参考了 Cawood的方 法,[,。制片经3天老化,于室温下将制片依次浸人 0.14MNaCl,0.004MKCl和 。.Olm PBS(PH7.0)中各,分钟,然后以Hoechst33258处理15-20分钟 (1微克/毫升,PBS 配制)。制片经 PBS浸泡10分钟并经蒸馏水冲洗后置于50--60℃的2xSSC溶液中, 同时在距离制片 7cm处以20瓦 x2的黑光灯照射,处理30分钟。制片经水洗后空气 干燥。7份 PBS(pH6.8)3份 Giemsa原液染色。 (3)C带,采用常规的Ba(OH):技术112[1,饱和 Ba(OH)2的处理时间为10-15秒 5(5℃)。 本文于1982年8月12日收到。 1)本文是在李汝祺教授与昊鹤龄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并经李汝祺教授斧正。郑玉兰同志和北京市肿瘤所徐 新来等同志给予多方面的帮助,谨此一并致谢。 4期 尚克刚等:中华大蟾赊 Z,W 型性别决定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299 结 果 一()三个时期的划分 采用上述方法,只要培养是成功的,每只个体都可获得丰富的分裂相和由于染色体上 各区域的非同步复制而产生的带型。由于使用的是非同步化的细胞,因此 BrdUrd渗人 细胞的时期是不同的。当细胞处于S期时,已经完成 DNA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是深染的 紫(红色),而在 BrdUrd存在的情况下继续合成的那些区域或片段,由于 BrdUrd的渗人 而成为浅染的 淡(蓝色)。根据1096个细胞的观察,我们按照在中期染色体上着色深浅比 例的不同,将核型区分为三个类型: (1)BrdUrd处理时细胞处于复制的早期阶段 简(称为早“复制阶段”),特征为早复制 的深染带和晚复制的浅染带之间,在面积的比例上大致各占一半 (图版I中A和B的第1 纵列)。 (2)BrdUrd处理时细胞处于复制的中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78514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