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范围全数字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设计.pdf

宽范围全数字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快速发展,芯片中集成的CMOS晶体管数量已经多达23 亿个,向着系统芯片发展。系统芯片对工作频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作频率 已经达到吉赫兹的时代,时钟偏差无疑成为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延时锁定环被 广泛地用在各类集成电路中,以期望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钟偏差。目前全数字延时 锁定环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移位寄存器延时锁定环、计数器延时锁定环和逐次 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因其锁定速度快被备受设计 人员的青睐。传统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虽然锁定速度快,但是由于其采用 了差分式延时单元,即使数据从快速传输路径传输,也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延时, 并且数据从慢速传输路径和快速传输路径所用的时间差不是很大,使得传统逐次 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坏存在着锁定范围窄的缺点;同时,差分式延时单元采用了 定制的电容元件,使得其设计不方便。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在传统逐次逼近寄存 器延时锁定环的基础上,采用标准逻辑门搭建延时单元,相比较于差分延时单元, 设计方便,并且延时变化范围大,使改进后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具有很 宽的锁定范围。 本论文合理地选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搭建实现平台,采用中芯国际集成电 路制造公司的CMOS IP6M工艺在该平台上实现了改进后的宽范围全数 0.18pm 字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在典型情况下,利用仿真器HSIM对改进后的宽 范围全数字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的晶体管级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 进后的宽范围全数字逐次逼近寄存器延时锁定环的锁定范围在200MHz到 670MHz之间,达到了改进目标。 关键字:时钟偏差,全数字延时锁定环,逐次逼近寄存器,宽范围 Abstract Ab stract Withthe ofsemiconductor CMOStransistors rapiddevelopment technology,the whichcan as2.3 asa be ina billion.andresult,the integratedchiphas觞many circuitis towardthe has integrated SoC chipdeveloping system—on-chip(SoC)。The moreandmore inthe the highrequirementsworking age ofthe has clockskewbecomeabottleneckofSoC gigahertzworkingfrequency,the been in a of development。Delay-lockedloops(DLLs)havewidelyadoptedvariety circuit tominimizetheclockskew.At integratedchips present,alldi舀tal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