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提纲
1. 戏曲定义: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2. 戏曲与戏剧的区别:《辞海》认为戏剧是综合艺术的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3. 中国戏曲从先秦到清末的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1、歌舞(《墨子》“有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2、宗教――巫觋、祭祀3、古代的优戏。
(二)、汉唐时期1、汉代百戏2、魏晋优戏3、唐代歌舞戏4、唐代参军戏
(三)、宋金时期1、宋杂剧2、金院本(行院之本,行院指戏班)3、傀儡戏与影戏4、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
4. 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需要。
统治者的爱好。
专业作家群的形成。
儒家礼乐文化的松动与北方民族音乐的传入。
5. 元杂剧剧本的形式
6. 元杂剧的衰落与南移
7. 明初杂剧状况
8. 明中期戏曲代表作家与作品
9. 明后期戏曲代表作家作品
10.明代传奇(戏曲)的定义与发展概况
11.清代前期剧作家及理论化
12.清中叶戏曲的变化
13.关汉卿的主要作品
14.《单刀会》的艺术特点
15.《窦娥冤》的悲剧意蕴
16.窦娥的形象
17.《救风尘》的喜剧因素
18.赵盼儿形象
19.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20.《西厢记》故事的流传过程
2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22.《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崔、张、红
23.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24. 白朴的主要作品
25.《梧桐雨》的渊源
26. 与《长恨歌》相较,《梧桐雨》悲剧母题的嬗变
27.《墙头马上》来源何处
28. 《墙头马上》寓哭于笑的喜剧效果
29. 李千金形象
30. 马致远的主要作品其人
31.昭君故事的流传
32. 《汉宫秋》的主题辨析
33. 《汉宫秋》的悲剧意蕴
34. 《汉宫秋》的人物形象
35. 离魂题材的流变
36. 张倩女与王文举的形象及文化意蕴
37. 古南戏中的负心戏
38.《琵琶记》创作的文化心理背景
39. 《琵琶记》的结构
40. 《琵琶记》的人物形象:赵五娘、蔡伯喈
41. 汤显祖的主要作品与文学思想
42. 《牡丹亭》多重文化意蕴
43.《牡丹亭》爱情观的矛盾和局限
44.《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45. 孔尚任的主要作品
46. 《桃花扇》的主题与创作意图
47. 《桃花扇》的征实精神
48. 《桃花扇》的人物形象系列
49. 《桃花扇》的戏剧结构
50. 洪昇的主要作品
51. 《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的特点
52. 《长生殿》杨玉环形象形成的历史原因、时代特征与文学意义
53. 古代小说概念的变迁
54. 古代小说从先秦到明清章回小说的演变历程
55. 章回小说的定义
56.章回小说的题材分类与演变
57.历史演义小说的定义及题材系列
58. 英雄传奇小说的定义及题材系列
59. 神魔小说的定义及题材系列
60. 人情(世情)小说的定义及题材系列
61.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62. 《三国演义》的版本系列
63.《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争
64.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
65. 《三国演义》的悲剧意蕴
66. 《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67. 《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
68. 《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
69. 《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70.《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关羽、周瑜、诸葛亮
71. 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
72.《水浒传》的版本系列
73.《水浒传》的主题及主题之争
74. 《水浒传》的忠义与《三国》的忠义之别
75. 《水浒传》的艺术结构
76. 《水浒传》人物形象刻画之“同而不同处有辨”
77. 特征化人物形象塑造与个性化人物形象塑造的区别
78. 《水浒传》人物形象:宋江、武松、鲁智深
79. 《西游记》成书、作者、版本
80. 《西游记》之“幻”
81. 《西游记》的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82. 《西游记》的结构
83. 《西游记》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
84. 《西游记》的人物艺术成就
85. 《西游记》的寓意
86. “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86. “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87.拟话本
88. “三言”
89. “二拍”
90.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及其他形象系列
91. 三言二拍所展现的“情”与“理”与 “欲”
92. 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93. 三言二拍在体式与语言方面对话本的超越
94. 《聊斋志异》的版本
95. 《聊斋志异》狐鬼世界的建构与内涵
96.《聊斋志异》作为文言短篇的艺术创新
97.《聊斋志异》的仿效之作
98. 《聊斋志异》的抗衡之作
99. 《儒林外史》的版本
100. 儒林人物类型
101. 《儒林外史》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