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故都的秋 秋槐苍苍起凉意 落蕊纷纷散秋味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汾水上惊觉秋天来临的感受。题目中的“惊”字,表现了他刹那间对时序变化的强烈感受。一、二句写景,写秋天河汾的肃杀景色,用肃杀的秋景烘托万里行舟的凄怆。三、四句抒情,秋色秋声触发了伤感之情。因为秋声会加重人的愁绪,所以说“不可闻”。 诗中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抑郁、伤感。全诗围绕“秋”字着笔,写了秋景、秋声。同时又紧扣“惊”字立意,诗人于失意、哀伤之际,在早秋之时来到河汾之上,突然为眼前秋景、秋声所震撼,但这一“撼”,不是解脱,恰恰是愁绪的爆发。而将这种爆发寄于言外,使人有“意无穷”之感。 名句背诵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语林撷英 清闲·悠闲 两者都含有“空闲、闲适”的意思。“清闲”是指清静闲暇,侧重指无事做,有闲空。 “悠闲”是指闲适自得,侧重指心态上怡然自得,了无牵挂。 例如:①神木县投资亿元造福乡亲的八旬老人訾贵林,离休后,他不甘清闲,抓住神府煤田大开发的机遇,兴办煤矿企业。 ②戴花、穿裙子等等奇怪的另类行为,已经让你充分感受到斐济这个岛国的风情了,而飘扬在四周的人们高亢的歌声则完全带出了岛国悠闲逍遥的情调。 幽远·悠远 两者都含有深幽的意思。“幽远”是(山水、树木、宫室等)深远,远而幽静。“悠远”:①离现在时间长;②距离远。 例如:①当年读《再别康桥》,总觉得酸——什么河边的金柳是晚霞中的新娘,什么在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人总爱仗着自己情感丰富的语言,把一个世俗之地渲染得宛如天堂。然而我真的误会徐志摩了,甚至连他,都不能够完全描绘剑桥那种宁静幽远的华美。 ②在静谧的夜晚,他又回想起那悠远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萧条·萧索 两者都含有“没有生机”的意思。“萧条”指:①寂寞冷落,毫无生气;②(经济)衰微,不景气。“萧索”指缺乏生机;不热闹。 例如:①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我们应该正视佩佐夫的“中国大萧条预言”,宏观调控应特别谨慎。 ②对于春天的感觉一向寥寥,我更喜欢秋风沁骨的寒意,冬雨夜敲窗的落寞,感慨于它们的萧索和寥廓,似乎拓展了生命的深度,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卡片摘录 一、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年-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二、背景探寻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两三年间,郁达夫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词语集释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潜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落寞:寂寞,冷落。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景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遇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口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结构图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专题写作规划1(苏教版必修3).ppt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配套课件:1.1 祖国山河颂(苏教版必修三).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1 王维诗四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1 在哈金森工厂(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2 黄州快哉亭记(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2 铁肩担道义(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3 道山亭记(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3 杜甫诗五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4 即景抒情诗四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4 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3课 囚绿记.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5课 离骚.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7课 诗三首.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8课 兰亭集序.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9课 赤壁赋.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0课 游褒禅山记.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