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漫古典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蝶恋花》 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吕绍刚 2008年4月29日凌晨,中国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他和李敖都是台湾著名杂文家,同时又与张学良、李敖一起并称台湾“三大难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曾在大陆一版再版,并在80年代末引起过激烈争论。 柏杨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句号,但其思想与人格的火花,仍在众多热爱他的读者中闪耀。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年出生于河南,1949年前往中国台湾,1968年因所谓“挑拨人民与政府间感情”而获罪于台湾当局,度过了9年零26天的铁窗生涯。事后,柏杨回忆说:“正是在1968年至1977年间,当我做了阶下囚,便开始潜心治史。”身陷囹圄,使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也成为他一生治学为文为人的动力源泉。 “我之所以写中国历史,就是想要追究一个问题——中国的历史为何循环往复地充满了血腥和欺诈,到底该由谁来负责?”“我以杂文体写历史,形式上嬉笑怒骂,但内心无比沉重。”他说。 1988年,《丑陋的中国人》被引进大陆,一时振聋发聩,洛阳纸贵。 作家陈忠实回忆当时情景:“那时文学朋友碰面聚首,传递着台湾作家柏杨的名字,新奇到颇带某些神秘的色彩……《丑陋的中国人》里的柏杨,是一个犀利到尖锐的思想家,我们甚至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 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酱缸”文化……柏杨以率真、犀利的形象,引起国人广泛关注。柏杨自己也曾说:“对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直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作家、学者的生命基调。” 柏杨一生针砭时事,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不肯听话,是我自己性格最大的弱点之一。”他自评道,“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也成为广大读者熟知的一句名言。 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港台文学研究专家蒋朗朗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平民知识分子,为平民代言,长期关注民生。他用写杂文的方式,从乡村凋敝到物欲横流对人性的侵蚀,一路写来,对种种不平等、腐败的现象进行抨击。他不是坐在高堂上布道式的知识分子,而是真正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品格和情怀。” 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唯一的立足点 柏杨一生著述等身,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面世,为“十年坐牢,十年杂文,十年著史,十年小说”的传奇作家。其中,《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他其实是借助历史来喻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蒋朗朗评价道,“柏杨的一切与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 柏杨说:“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唯一的立足点。” 1988年,他第一次回到大陆,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2007年11月24日,“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时,因健康原因,柏杨未能成行。 “我来时请他写了几个字,他费力写了‘重回大陆真好’,签名竟用了一个多小时。”柏杨的夫人张香华女士说,“尽管当时已是88岁高龄,但是,‘重回大陆’一直是他非常清晰的愿望。” 柏杨曾提起过一件事。大陆一个剧团到台湾表演老舍的《茶馆》,“我在台下,看得老泪纵横,心情沉重无比,仿佛中国百年来的伤痛逼面而来,我们却束手无策”。正是这种以史为鉴思考中国问题的视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怀具有了深远的穿透力。 他曾在接受来访时说:“今天的中国,经济走上改革开放,人口生育受到控制,加上信息不容易阻隔,门户大开。我们不趁这个形势大好的机会,继续为这条未尽之路振作奋斗,更待何时?只是,这个时代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的文明度却落在后面。我只怕中国人痼疾未除,却暴发各种新的病变。”他对中国及中国人前途命运的忧患,始终如一。 柏杨先生埋骨台湾,终于停笔休息。一位网友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温 馨 晨 读 篇 自 主 学 习 篇 合 作 探 究 篇 审 美 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导学课件: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导学课件:2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导学课件:3 边城.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导学课件:4 归去来兮辞 并序.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导学课件:5 滕王阁序.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导学课件:6 逍遥游.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导学课件:7 陈情表.ppt
-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单元写作规划1(鲁人版必修4).ppt
-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单元写作规划2(鲁人版必修4).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节 文言实词.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2节 文言虚词.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3节 分析综合.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4节 翻译断句.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1 文言文阅读.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ppt
-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