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美对比中探讨中国国家信息实力建设.doc
从中美对比中探讨中国国家信息实力建设
宋丹辉
(东北师大传媒科学学院 长春130117)
摘 要:本文在概括介绍国家信息实力的基础上,从信息资源、信息化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信息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方法和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家信息实力 中国 美国 比较研究 对策
Inquiry into the Chinese national information strength
construction by the method of comparing China and Americ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strength between China and U.S. from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based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alent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form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n, analyses the present problem in China. In the end, the writer also puts forward several methods and counter plans to result the problem.
Keywords: National information strength China U.S. Comparative study Counter plan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部分发达国家凭借成熟的工业化体系提前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因其在人类社会及经济生活中的显著作用成为与物质、能量并重的又一战略资源。20世纪90年代,美国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举占领世界信息技术制高点之后,信息实力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理论角度看,目前国家信息实力这一概念在国内外都尚未有明确表述。以J.奈伊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曾用“信息优势”(information superiority)表述信息实力,而以长谷川庆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则用“信息力”(information power)阐述这一问题。我国信息理论界学者对国际国内的信息化建设问题表示了极大的研究兴趣,除了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成果,但对信息实力(information strength)问题涉猎不多,有待深入研究。
1 国家信息实力的概念及本质
刘昆雄[1]认为,所谓国家信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信息资源数量及其机构、国民收集、传递、利用、控制信息的能力之总和,其核心和本质是信息创新和信息物化。从产生的角度而言,信息创新是形成丰富信息资源的基础,因而是形成收集、传递、控制信息能力的前提;从流动角度来看,信息控制力反映的是信息的传播、扩散及防护等能力。从整体上考察,一个国家的信息实力既是其国家的“硬”实力,也是其国家的“软”实力。
从“硬”的方面看,国家信息实力包括整个国家的信息资源总量,信息技术装备,信息人才数量、质量,信息产业总值等;从“软”的方面看,则包括国家的信息政策、信息环境以及国民的信息观、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等。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
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信息实力具有如下特点:①综合性。国家信息实力包括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化人才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衡量一个国家的信息实力,必须综合考察。②动态性。国家信息实力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③渗透性。国家信息实力对各行各业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其强弱能广泛影响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因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④共生性。一般来说,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都注重信息实力的发展,而信息实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两者相互作用[1]。
2 中美信息实力对比分析
2.1 在信息政策方面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美国政府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GII) 、“下一代网络计划”(NGI)以及“Internet 2 计划”等一系列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2024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体育教学课件:跳绳课件.pptx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docx VIP
- 浙江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VIP
- 入院和出院护理.ppt VIP
- 研发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管理办法.doc VIP
- YDT5178-2017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docx VIP
-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pdf VIP
- 厂房出租合同正规版范本(2025年最新版)5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