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春秋》学研究方法探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春秋》学研究方法探微.pdf

2009年第 12期 广西社会科学 N0.12。2009 (总第 174期) GUANGXISHEHUIKEXUE (Cumulatively,NO.174) 宋代 《春秋》学研究方法探微 许秀文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要] 自西汉以后,传统儒家经典便居于 “宗教圣经”的权威地位,后世学者只能信仰注释,不能怀疑 非议。到北宋时则学风大变,宋儒 “不惑传注”、“唯理是求”,突破 “师承家法”桎梏,以独见为荣,以雷同为耻, 纷纷 “以己意说经”,甚至出现 “改传易经”的现象,研究门径各异,又显现出明显的家学、师承特色。具有政治 教科书性质的 《春秋》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得到宋儒的重新重视和发挥。研究方法的改革创新,成为宋 代春秋学取得斐然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宋代 春秋学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9)12—0078—05 自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以孔子为 新注释,彻底突破了汉唐家法的桎梏,从不同的出发 代表的儒家所著书籍就逐渐被封建政府 以“经”的形 点,利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经世大典 式法定下来,后代学者对它们只能背诵注释,不敢怀 进行了恢弘的阐释 ,使春秋学成为宋学中的一 门显 疑非议。但这种现象至中唐时已有所改变,疑古惑 学,具有了明显的时代特色。本文试就宋代春秋学 经之风渐起。一些学者敢于舍弃师法,大胆提出自 学风作一探讨 。 己的学术见解,啖助、赵匡、陆淳治 《春秋》就是最突 一 、 “不惑传注”、“唯理是求” 出的例子。至宋儒则完全摆脱 了汉唐师法的束缚, 中唐疑古惑经之风和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 遍观经史子集,以独见为荣,以雷同为耻,面对问题, 运动,使唐代宗大历以后的一些学者纷为异说,乃至 当仁不让于师,唯理是求。据释惠洪 《冷斋夜话 ·曾 以此为荣,啖助、赵匡、陆淳即是当时新春秋学派的 子固巩讽舒王嗜佛》,王安石所谓:“善学者读其书, 代表。后来的卢仝解 春《秋》亦不用传,韩愈赠仝诗 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 中有句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l22_,颇说 理,周、孔所不敢从”。张载 《经学理窟 ·义理》亦说: 明了中唐 以来治 《春秋》学者的态度。宋儒推波助 “己守既定,虽孔孟之言有纷错,亦须不思而改之”。 澜,治 《春秋》不“惑传注”、“唯理是求”,如关于 “隐公 这种不迷信前人成说,勇于提出自己见解的风气,使 元年春王正月”的记载。 《左传》:“元年春王正月。 宋儒走出了汉学的藩篱,因而直接导致了宋学的产 不书即位,摄也”。 《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 生。在当时,传统经典受到重新审视和甄别,对它们 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 的经典性解释亦受到怀疑和非难。在宋代特殊的政 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 治氛围和国际环境下,被称为 “断烂朝报”…式的 《春 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 秋》及其三传亦受到宋儒的重新审视。主体意识高 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据 汉《书 ·董仲舒传》记 涨、积极参政议政的宋代±大夫以 《春秋》传统的 “正 载,董仲舒有言:“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 名分”、“寓褒贬”为工具,对具有 “大一统”、“尊王攘 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在 夷”、用“夏变夷”等思想主张的春秋学进行了一次重 春《秋左传正义 ·春秋序》中,杜预认为,“凡人君即 [收稿 日期]2009—10—09 [作者简介]许秀R.(1972一),女,河北玉田人,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78 许秀文/ 宋代 《春秋》学研究方法探微 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不称王。隐公摄而不克复子者也。以鲁公薨,故称 至宋代 ,孙复认为,“孑L子之作 《春秋》也,以天下 公。史有谥,国有庙,《春秋》独得不称公乎?”显然苏 无王而作也,非为隐公而作也”

文档评论(0)

39号书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