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演艺术performance
■王 安潮
可举 :2002年由王树生发起的 “中国天津手风琴艺术节”(已
一 、 小众窘境催生手风摹雅俗共赏的 办四届 )、中国手风琴大赛 (已办十届 )、由中国手风琴学会
多元发展形态 牵头举办的上海国际手风琴艺术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
李遇秋先生手风琴作品音乐会暨八十寿辰庆祝音乐会 (20o9
手风琴对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 ,有着极其深 年 l2月26日)、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室内乐音乐会 (独
刻的红色印象,作为极具中国时代文化符号特色的乐器,在建 奏、重奏、协奏,2010年 11月26日)、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国际
国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悠扬的手风琴旋律总是激荡着与青 手风琴艺术节 (2011年 11月 15—20日)、由白陆平教授组
春相关的火红记忆。它是当时一件能与钢琴、小提琴等相抗衡 创的西安音乐学院首届手风琴艺术节 (重奏作品展演,2012
甚至略占上风的西方乐器,这就是铭刻着时代烙印的中国手 年4月 26日)、上海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专场音乐会系列
风琴艺术。但在改革开放后日益活跃的音乐生活中,手风琴却 (已办十届)等。这其中,由上海音乐学院徐达维推进的高层
在中国音乐生活中逐渐边缘化。而上世纪中叶以后 ,以苏联为 次学术交流已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李聪倡导的流行
代表的手风琴艺术发展迅速,自由低音巴扬的出现,使手风琴 手风琴活动,为普及大众欣赏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由白陆平倡
可以胜任从古典到现代的任何风格、技术的音乐演奏需要,而 导的手风琴作品新创,得到了作曲家群体的广泛呼应;而王树
其作品的现代化发展也远非中国手风琴人所能企及! 生将世界流行手风琴艺术引入到第四届天津手风琴艺术节
可喜的是,从新世纪以来,以京沪为首相继设立了自由低 中,等等,都起到了很好的内涵建设效果。中国手风琴学会会
音手风琴专业,专业化、现代化渐成气候 ;而各种形式、规格的 长李聪认为,当前中国手风琴发展要多元化 ,高难度、学术化
手风琴音乐节、音乐会相继举办,中国现代手风琴艺术获得了 的领域不能缺失,多形式的演奏形态也要开发,老百姓喜闻乐
较为系统化、学科化的发展:现代手风琴作品和在国际比赛中 见的通俗化、简易式手风琴形态也应保留。如何复兴中国手风
摘金夺银的中国年轻手风琴演奏家开始增多。但在大众的视 琴艺术?从形式的多样灵活,从内容的雅俗共赏,曾是徐达维
野中,手风琴还是小众艺术!在师范与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发 探索手风琴艺术特色呈现的舞台形式,其近十年来的系列专
展中,手风琴正在逐步衰退或边缘化!而在群众文化生活中, 场音乐会在学术化和群众化的协调并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其状况则更差!这显然与文化大发展的语境略显不对称 !如何 成就。
让手风琴重返大众文化生活,并在舞台演奏领域争得一席之 在手风琴学术化探索上,徐达维已有相当的成果,其学生
地,中国手风琴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推广的形式上看,以 已有三十余人次在国内外演奏比赛中取得佳绩。2013年 1月
音乐节为契机推动手风琴国际化、大众化的现代进程,这其中 9日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的一场名为 手指尖上的风
28久氏j凛 IPE0P ~ISICl20136·
表演艺术performance
情——上海音乐学院手风琴专场音乐会,是徐达维师生的 风琴艺术家展现出超强的技术驾驭能力。欧洲古典节奏音型
精心策划之作。灵活多变的形式、唯美绚丽的音响、繁难炫目 与探戈、爵士甚至与现代音乐的对位上达到默契的统一。手风
的技术呈现,观众趋之若鹜。它不仅吸引了手风琴业界同仁的 琴独奏情系皮亚佐拉(祖宾斯基曲)以各种新颖的现代音
积极而广泛地关注,还吸引了包括上海市主要领导在内的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家父”调停资源植入论.pdf
- “乐”感生命之律 “音”动两岸之情——台湾“第16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表彰活动及其慈善音乐会”作品述评.pdf
- “让爱循环起来”——大型公益演唱会即将启程.pdf
- “山东满族人”:族群分类的国家话语与草根叙述.pdf
- “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称谓指向辨析.pdf
- “通变”卮言.pdf
- “文化长城”空前壮举——评说《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价值所在.pdf
- “我是歌手”的音乐启示:怀旧之外的更多可能.pdf
- “我者”的本土文化保护.pdf
- “无用师卷”何时归“剩山”——评民族管弦乐组曲《山水画境·富春山居图随想》.pdf
-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由“大教育”发展理念新趋势引发的思考.pdf
- 从“双视角”到“多维集群”——音乐人类学文化立场研究.pdf
- 从《江南Style》走红看自媒体时代网络生态文化.pdf
- 从《孔雀》音画的演奏看三十六簧方笙的功能特征.pdf
- 从《维瓦尔第女高音咏叹调集》看巴洛克时期的美声演唱.pdf
- 从A&HCI音乐期刊目录看中国音乐学科的国际化建设.pdf
- 从单一技术训练到综合素质培养——作曲专业本科学段课程设置的反思与构想.pdf
- 从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看区域文化的全球化攻略.pdf
- 从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试论流行音乐教育.pdf
- 从空间视角分析环境对于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