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015学年第学期初三考(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学号。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 一(30分) 1.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ráo) 拮据(jū) 鸿鹄(hào) 根深蒂固(dì) B.佝偻(gōu) 汲取(jí) 亵渎(xiè ) 含情脉脉(mò) C.骈进(pián) 缟素(gǎo) 扶掖(yè ) 强聒不舍(gu?) D.枘凿(ruì) 鞭笞(tái) 襁褓(qiǎnɡ) 成吉思汗(h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B.C. D.凭吊 睿智 味同嚼蜡 重蹈覆辙 3.(3分) A.观赏 警示 袖手旁观 B.C.D.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B.C. D.唐雎.补写出下列名句的。 (分) ① 。(《》) ② , 。(《》) ③ , 。(范仲淹《》) ④ , ⑤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 二(30分) ③段说“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这其中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概括回答。(4分) 10.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 ①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是什么“惹人陶醉”了?) ②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神灵”一词有什么含义?) 11.本文写的是乡村的风,为什么在第④段要花较多笔墨写两棵树?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4分) 12.文章第⑥段说“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①在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骤减。人类社会在享受科技文明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生态系统被破坏所带来的恶果。洪水、旱灾、空气污染、珍稀物种濒危……来自大自然的危机,正潜伏在我们身边,向我们频频发出警告。 ②毫无疑问,生态环境的破坏,元凶就是人类本身。茂密的森林毁于一旦,使水土严重流失;辽阔的草原逐步沙化,使荒漠向城市逼近;多少良田正在被摩天大楼所取代;多少江河正在变成污浊的死水,甚至断流、干涸乃至永远消失;而多少野生动植物,也正在人类的杀戮掠夺之下,永远离开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③大自然在哭泣!气候在异常变化!如果到这时,我们还不能醒来,不能对以往的行为进行深思和检讨,我们又如何对得起子孙后代?自从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化过程中,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耗损以及人口、资源、环境、能源和粮食危机等都无一不和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密切相关,并已威胁到了每一个地球上的公民。因此,建立生态平衡的城市环境,重新回归自然,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理想的境界。 ④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早就有保护环境的思想,注意从区域、用地结构、建筑风貌等多方面来创造优美的环境,保持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商君书·徕民篇》说:一个方圆百里的地方,需要使山地、沼泽、河湖、城镇道路各占地1/10,荒地占2/10,良田4/10,就可以容纳5万居民。这就是古代帝王的国土人口政策。这段话其实就是古代先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理念。 ⑤古代的很多思想家都把自然、万物和人联系起来。两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提出了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他提到水的例子,说:水看起来很随和,但是,你根本不应该抵抗它,否则会自食恶果。这是多么正确的观点,因为人类现在还是深受水灾水患之苦:华东几年就会发一次大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因严重缺水而导致地面下沉……真是呜呼哀哉!由此可见,整个自然都是欺负不得、违反不得的。“人定胜天”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限定了特定含义才能使用的口号,否则,毫无前提地大提“人定胜天”,只会带来更多的对城市建设中的天人对抗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度的破坏。对自然的胜利,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充分尊重自然的规律,不是“人定胜天”、天人对抗,而是“人定顺天”、天人和谐、尊重自然、减少对抗。 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