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稿日期:2010-04-22
作者简介:张燕 (1986-),女,在读本科生,E-mail:zy0704034208@163.com。
环氧树脂应用研究进展
张燕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工系,山西 太原030051)
摘要:环氧树脂因具有许多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对环氧树脂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氧树脂;应用进展;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
中图分类号:TQ433.4 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10)08-0063-04
环氧树脂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热固 材料的导电性受炭黑用量的影响。当炭黑用量低于阈值
性树脂之一,对环氧树脂的改性及应用技术研究也一直 时,孤立的炭黑颗粒被绝缘的聚合物所包缚,材料中没
[1~4] 有形成导电通路,电导率较低;当炭黑用量高于阈值
没有停止过 。
时,炭黑颗粒数量增加,间距变小,电子隧道效应增
1 环氧树脂的应用进展 强,材料中形成了导电网络,因而电导率增加。曹素芝
[10]
等 利用高速剪切分散工艺将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基
1.1 环氧树脂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体中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剪切时间
[5] 和碳纳米管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关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Li等采用高速剪切工艺
诱导碳纳米管在树脂中均匀分散,使复合材料的弹性模 明,碳纳米管加入量为3%时,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降至
6
[6] 10Ω,达到了抗静电要求。剪切速率一定时,复合材料
量、拉伸强度等都有所提高;鹿海军等 通过普通搅拌和
高速剪切2种分散工艺制备了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 表面电阻率随剪切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当剪切时间超
料,结果证明通过高速剪切分散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过10min,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不再明显;随着碳纳米管
[7] 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当质量分数高于
明显提高。郭建君等 选用2种耐高温多官能团环氧树脂
TDE-85和AG-80为基体,T300碳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复 10%时,电导率的变化趋于平缓。
合材料单向板,纤维体积分数为60%。实验测得TDE- 1.2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
85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单向板的弯曲模量为74.26GPa,弯 由于纯环氧树脂具有高度交联结构,因而存在质
曲强度为1061.4MPa,层间剪切强度(LSS)为54.05MPa; 脆、抗冲击韧性差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
[11]
AG-80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单向板弯曲模量为55.73GPa, 此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 。
[12]
弯曲强度为 840.52MPa,层间剪切强度为44.84MP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调整车票预售期的旅客列车情况.doc
- 突破传统的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doc
- 吴兴区环保分局2013年9月30日受理的湖州吴兴道场城乡建设.doc
- 武平膨润土有关资源情况、理化指标及运用测试情况.doc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其对文明进程的影响.doc
- 西江南段水位站设置及航行基面确定的合理探讨.doc
- 先通过实验大家要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doc
- 现代生命科学与人类的未来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的生活.doc
- 乡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讨.doc
- 校园环境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 环状双硫化物的辐射防护研究__4_取代1_2_二硫环戊烷衍生物的合成.pdf
- 基于ARM_DSP双核与μClinux的玻璃缺陷在线检测系统.pdf
- 基于ARM9和MPC56x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双核主控制器研制.pdf
- 基于表面张力和流体压力耦合分析的树脂传递模塑过程的细观模拟.pdf
- 甲基丙烯酸钠和环氧氯丙烷四丁基溴化铵---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正交设计合成.pdf
- 碱金属卤化物的F心能带`晶格能`标准熵的拓扑研究.pdf
- 金纳米团簇功能化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39897.pdf
-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两元驱界面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pdf
- 聚酰亚胺_氧化硅_氧化铝纳米杂化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pdf
- 咖啡酸和氯化钴对茉莉酸甲酯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