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pdfVIP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农 业 科 学 2009,3:102—104 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继余,宋朝玉,朱丕生,李祥云,李振清,王圣健,高峻岭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介绍了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研究了粗缩病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生产实 际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435.131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1-4942(2009)03-0102-03 2008年,山东省无论春播玉米还是夏播玉 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斑点,以后逐渐扩展到全 米,均大面积发生了粗缩病 ,发生面积达 74×10 叶,并在叶背的中脉上产生微小白色突起,触摸有 hm ,其中绝产 1.7×10hm 。该病已经是连续4 粗糙感。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叶背的叶脉 年大面积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过 隆起,叶色浓绿,短宽僵直,叶向上冲,叶片对生, 去一般是春播玉米粗缩病较重,夏播玉米较轻,然 整个病株似 “君子兰”状,因此群众又把该病称为 而2008年是夏播玉米也较重,且持续时问长,6 “君子兰病 ”。病株根量少而短,易分叉,长度不 月底 7月初播种的夏玉米,仍发生了较重的粗缩 足健株的 1/2,易拔出。根茎交界处变褐色,木质 病,这种现象有些异常。由此看出,粗缩病已经上 化。 升为玉米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 发病轻的植株,雄穗能抽出但发育不 良,花粉 着玉米生产的发展。笔者就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 少,雌穗能抽出2—4个,但穗短小,结实性差。重 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青岛地区作了一些 病株植株矮化严重,叶片紧凑成团,雌雄穗都不能 研究,现阐述如下: 抽出,即使能抽出短小的雌穗,但雄穗也不能抽 出,雌穗的花丝不发达 ,结实极少或无籽粒,几乎 1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 没有产量。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粗缩病 ,但 以苗期 2 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及传播方式 感染发病较重,后期感染发病较轻,对产量影响较 小。感病后,玉米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最初出现 1959年,以色列报道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玉 收稿 日期 :2009一O1—06 作者简介:张继余(1956一),男,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研究;E—mail:~y1956@126.130153 ·通讯作者 害发展。在棉花生长后期,要加强其它叶部病害 参 考 文 献: 的防治,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以提 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1] 李文炳主编.山东棉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5 生物防治 [2] 吕士恩,王 慧 .山东省棉花主要病害的发生现状与防治 目前由于棉花大部分病害主要以土传或种传 [J].农药,1997,36(3):6—8. 为主,难以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因此,利用生防微 [3] 陈其焕 .棉花病害防治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生物进行棉花病害的生物控制是 目前最有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