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统筹城乡专题研究
(一)重庆统筹城乡政策
(二)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现状
(三)重庆统筹城乡典型案例
重庆统筹城乡政策
统筹城乡政策五个核心任务
实施 “一圈两翼”开发战略
着力打造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经济圈( “一圈”),加快建设以万
州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
(“两翼”),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实施扩大内陆开放战略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以重庆北部新区及保税
港区为龙头和平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成为内
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分工
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
重庆统筹城乡政策
统筹城乡政策五个核心任务
实施科教兴渝支撑战略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加快培养和
引进多层次、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
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
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
低碳经济,建设森林城市。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
重庆统筹城乡政策
统筹城乡政策要达到的两个目标
到2012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西部地区较高水平,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下降20%;环境保护和生
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
到2020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
水平,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进一步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稳
定保持Ⅱ类。
重庆统筹城乡政策
重庆制定统筹城乡工作的重点
1、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2、统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4、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
5、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
6、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7、统筹城镇体系建设,大力打造城镇群。
除以上几个工作重点外,重庆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
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
六、重庆统筹城乡专题研究
(一)重庆统筹城乡政策
(二)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现状
(三)重庆统筹城乡典型案例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现状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
重庆城乡统筹一体化,实行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三位一体” 的发展战略。
1.以“五个重庆”为载体推动城市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使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
“五个重庆”覆盖全市域的主城、区县城、集镇和村庄,形成主城千万人口特大城市、6个区域性
中心城市、25个远郊区县城和众多小城镇,像大中小“齿轮”咬合转动,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并
带动农村发展。
2.依托“六大支柱产业”推动工业化。包括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重化工、材料工业、电子
信息、能源工业。今后五年,重庆工业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销售值超过2.5万亿元,成为国家重
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的能力。
3.借助“五项统筹”推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