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債權與經營績效關係性之研究—以台灣銀行業為例.docVIP

不良債權與經營績效關係性之研究—以台灣銀行業為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良債權與經營績效關係性之研究—以台灣銀行業為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performed Loans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Banking Industry in Taiwan 鄭伶如 Lin-Ju Cheng 聖約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不良債權對經營績效的關係,運用逐步迴歸分析和固定效果模型,以本國30家銀行為研究樣本,研究期間為2000年至2003年共4年的銀行資料進行研究。實證結果發現,不良債權變數對資產報酬率有顯著影響,逾期放款比率對資產報酬率有顯著負向關係,備抵呆帳覆蓋比率對資產報酬率有顯著負向關係。而不良債權變數對資本適足率有顯著影響,然而探討不良債權各別變數對資本適足率關係可知,僅有利息未收現比率對資本適足率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中文關鍵詞:不良債權、經營績效、資本適足率 Abstrac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performed loans and performance. This study use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fixed effects. The empirical samples are collected from 30 listed banks located in Taiwan’s area. The sample period is from 2000 to 2003.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e non-performed loans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ce effects on the ROA,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performed loans and ROA, allowance for bad debts ratio and ROA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The non-performed loans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owance for bad debts ratio and capital adequacy ratio. Keywords: non-performed loans, performanc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壹、緒? 論 近年來,由於金融自由化及國際化之快速發展,政府自民國80年起開放新銀行的設立,至民國93年為止本國銀行共49家,分支機構3189家,基層金融機構共有328家,分支機構1860家,若再加上外國銀行在台分行102家,銀行總、分支機構家數已達4940家,較民國82年大幅成長6成,如表1所示。由於銀行家數遽增,各銀行為提昇市場佔有率和獲利能力,無不推出各項衍生性金融商品,也促使銀行間競爭日益激烈。而全球金融市場利率下滑、貨幣市場資金浮濫及民國86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企業經營不佳、失業率與銀行業的不良債權快速攀升,而政府在財政政策上的相關規定,並未和放寬銀行的業務經營條件有著同步的配套措施,致使國內的逾期放款比率,從民國84年間的3%~5%,逐年竄升至民國90年底的8%,如表2所示;再加上國內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及呆帳打銷方式的變更等衝擊,使銀行業的經營環境大異於前。 民國81年以來,政府大幅開放銀行增設,導致我國銀行體系在新舊銀行競相設立分支機構的不良競爭下,已呈現過度擴充的情況。在此環境下,銀行為追求放款業務的成長卻容易忽略風險控管及授信品質,導致銀行不良債權的問題日益嚴重。以銀行角度而言,授信是很重要的業務,可藉由存放款利差而獲利;但是授信管理不良會導致逾期放款金額、呆帳的產生而形成不良債權,進而侵蝕銀行的獲利能力。由此可知,逾期放款的問題與獲利能力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亦為政府機構及銀行業所關注的課題。 由於政府機構已瞭解金融機構的逾期放款比率及呆帳過高的問題會產生金融危機的嚴重性,因此要求國內各家金融機構在限期內降低逾期放款比率及打銷呆帳。達成此項目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民國87年陳建隆在高雄銀行任內,高銀,打銷億元呆帳,使高雄銀行的逾期放款比大幅降低至以下,成為台灣少數逾期放款比低的銀行之一。在年月接任第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