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磷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与控制效果.docVIP

钙镁磷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与控制效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钙镁磷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 李瑞美1,王 果2,方 玲2 1:福建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福建 漳州363005;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钙镁磷肥(G)、泥碳(P)、猪粪(M)、钙镁磷肥+泥碳(GP)、钙镁磷肥+猪粪(G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的污染田进行改良。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处理钙镁磷肥、钙镁磷肥+泥碳和钙镁磷肥+猪粪对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大部分处理能抑制水稻、花生对镉的吸收说明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中性化作用 A 文章编号:1008-181X(2002)04-0348-04 对酸性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言,控制土壤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对人畜产生危害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所谓的“中性化技术”,即施用能够提高土壤pH的物料(如钙镁磷肥、石灰、滤泥等),抑制土壤中重金属活性[12]。大量加入上述物质将对土壤肥力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拮抗作用,降低某些必元素的有效性;提高某些污染元素的有效性;使土壤结构性变差、土壤板结,甚至导致石灰化田的形成。[6~10],因此也常被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一类重要改良材料[3~5]。有机物料还具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养分、调节植物生长的功能中性化对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控制,具重要意义。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1.1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的污染区新陂村的污染田块,其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和污染元素见表1。Cd为0.3 mg(kg,全Pb为250 mg(kg)。故该土壤为镉铅严污染土壤。.1.2 供试改良材料1),pH 13全镉 mg(kg-1,全铅 mg(kg-1。(2)MgO 18.4%,CaO 3.8%,pH 8.0,全镉 mg(kg-1,全铅 mg(kg-1。(3)pH 6.7,全镉 mg(kg-1,全铅 mg(kg-1。 1.1.3 供试作物 第1季:早季水稻为福两优163。第2季:晚季花生泉花号。.2 试验研究方法 1.2.1 试验处理 表1 试验田土壤基本性状 pH /(g(kg-1) 全氮/(g(kg-1) 碱解氮 /(mg(kg-1) 全磷 /(g(kg-1) 速效磷 /(mg(kg-1) 全钾 /(g(kg-1) 速效钾 /(mg(kg-1) 粘粒 0.002 mm CEC 交换钙 交换镁 全镉全铅 /(cmol(kg-1) /(mg(kg-1) 6.3 35.01 1.17 104.7 1.14 161.7 19.15 60.71 210.7 11.21 8.70 0.73 14.83 518.4 本研究为田间定位研究,在污染的耕地上设置固定小区,每小区约13 m,田埂以砖和水泥砌成。共设如下处理:1)CK对照,不添加任何改良剂;2)G添加钙镁磷肥(每小区20);3)M添加猪粪(每小区10);4)P泥碳(每小区10)GM,钙镁磷肥+猪粪(每小区钙镁磷肥20+猪粪10);)GP钙镁磷肥+泥碳(每小区钙镁磷肥20+泥碳10);3次,按随机区组排列。 表2 改良措施对土壤pH的影响 第2季 GP 6.46b 6.78a GM 6.59ab 6.56ab G 6.65a 6.36bc P 6.02d 6.39bc M 6.10d 6.20c CK 6.29c 6.23c 数据采用Duncan法进行统计,同一数字附相同字母者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1.2.2 土壤及植株分析 为防止处理过程中样品受二次污染,土壤用尼龙筛过筛,土壤及改良剂的全量Cd、Pb用HCL-HNO3-HCLO4-HF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GB/T17138,1997);土壤有效镉采用0.1 mol·L盐酸提取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第140-141页)土壤pH值采用酸度计测定(《土壤农化分析》(第2版)第106页)。植株样品粉碎用不锈钢粉碎机,植株镉的测定采用HNO3-HCLO4(《土壤农化分析》第239~240页)。分析金属元素所用的器皿均用硝酸溶液浸泡过夜。所有分析均两次重复,文中图件绘制在Word软件上进行,数理统计在SAS软件上进行,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表3 改良措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第1季 第2季 处理 /(kg(区-1) /(kg(区-1) GP 23.4a 20.90a GM 22.4a 20.30a G 23.5a 20.90a P 18.7c 11.70c M 22.2a 14.10bc CK 19.3bc 10.10c 表4 改良措施对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