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pdfVIP

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的研究 莫雪妮朱珠覃丽玲辛宁李培春 (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中医、西医长期并存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 门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2003年11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 指导意见》,对中西医结合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 规范和指导意义,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确立了航向标。中西医结合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院校教育 已经成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学科特殊性及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同时也 缺乏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所以培养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 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严峻现象。2006年11月23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人才后继乏人,与日益发展的卫生事业和市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为此,加强中西医结合 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现况 作为新兴学科,中西医怎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如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 西医结合医学都是我们面临的极大挑战。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处于一种“嵌合”的状态。 没有达到真正结合这个质的飞跃,尚处于量变、积累的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 去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由嵌合转向真正的结合,促成质的飞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指出, “十二五”到来,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结合医学的发展,我国中西医结 合工作有较好的政策支持。2008年12月中西医结合会进行中西结合50年回顾后指出中西结合工作的不 足:①目前还处于中西结合的初级阶段,②中西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形成,③人员梯队结构尚未形成体系。解 决方案之一就是强调中西结合人才的建设,实行精品教育。 2.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仍是重中之重,以“厚实基础、提升技能、强化人文、融会中西”为培养 目标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培养模式;提出“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两个提高”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两个基础板块 (中医基础课、西医基础课)、一个l临床板块(中西医结合临床课)、两个提高板块(中西医结合桥梁课、临床技 能培训课)的课程设置模式。中西医结合在我国本身是一种创举,中西医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意学生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修订新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现该专业的最大特色 和亮点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这个主体,搭建专业教育及素质拓展两大平台。 2.1构建中西融通的理论体系,厚实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中西融通、中西医并用”、在科研中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培养目 标,需厚实中西医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中应该具备如下几方面的内容:①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知识:《中 国古代哲学》、《医古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等知识是学习中医学的基础。②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 知识中包括中医药学基础(其中又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西医药学 基础(其中又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③中西医结合基 础:(其中又包括包括《中西医学史比较》、《中西医思想比较》、《中西医结合导论》等介绍中西医结合理念、讲 解中西医异同的课程。④实践能力课程:前期基础课程中加重基础实验课时,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并 可运用导师指导制指导,科研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训练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 47 夯实基础、联系临床和强调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2.2构建中西桥梁课程,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 构建具备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的专业桥梁,如开设《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中西医结合方法学》等课 程,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西医两种知识体系,科学看待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融会贯 通方面发挥启发,引导作用。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