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水利及其开发建设.docVIP

备战2012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水利及其开发建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2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水利及其开发建设.doc

备战2012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中国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水运发展潜力大。但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偏低,加以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一些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床淤积,加剧了洪涝危害。我国在兴办水利、防治水害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业绩。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一)古代水利成就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大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一些。河南、山西、浙江等地,都发现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河南登封的龙山文化,证明已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为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在四川灌县兴建的都江堰。 自秦以后,我国经历了三次统一与和平时期,带来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水利大发展。如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长江、珠江流域的水利工程。 (二)近代水利 这个时期,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退。水利事业不但无法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相反,已有的水利设施无力维修,效益退化。在水利建设停滞而江河湖海不断演变的情况下,水旱灾害越来越严重。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一)水利建设成就 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共建成水库85118座,总库容5086.8×108m3;建成20000hm2以上的灌区242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为5501.32×104hm2;建成各类水电站1万余座,装机容量为7935.23×104kW,年发电量为2431.35×108kWh;新建和整修堤防共27×104km,保护耕地面积3959.5×104hm2,保护人口4.66×108人。在历次洪水中,江河堤防有效地保护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洪灾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1、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2、旱涝灾害频繁。 3、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4、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5、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6、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长江年均径流量9600×108m3,干支流蕴藏2.68×108kW水能量,可能开发1.97×108kW,占全国的53%。长江的最大问题是洪水峰高量大,而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长江治理开发的成就: ?中下游筑堤防在分洪后可防御1954年级洪水约为40年一遇,不分洪可防10~25年一遇的洪水。 ?全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4.8万多座,总库容1222×108m3。汉江可基本控制洪水威胁。 ?中下游平原建成排水涵闸7000多座,机电排灌容量510×104kW,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5年一遇以上。 ?开发大中小水电约1600×104kW,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104kW,年发电量157×104kWh。 ?系统整治改善了中下游航道,川江航道有明显改善。 ?开始建设上中游防护林。 目前正在兴建宏伟的三峡工程。最终蓄水位175m,坝顶高程185m,总库容393×108m3,其中防洪库容221×108m3,装机容量1768×108kW,年发电量840×108kWh。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黄河年均径流量563×108m3,水能蕴藏量4054×104kW,可能开发2800×104kW,年输沙量16×108t,平均含沙量35kg/m3。 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 ?在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5个梯级大坝,装机容量324×104kW,年发电量156×108kWh,开发程度30%。 ?中游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初步治理面积约10×104km2,入黄泥沙有所减少。 ?三门峡工程经过两期改建,主要用以控制特大洪水,平时尽量降低汛期运行水位,蓄清排浑,控制凌汛,并利用径流低水头发电。 ?全流域灌溉面积从80×104hm2增加到510×104hm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2、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3、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4、近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淮河水系流域面积19×104km2,沂沭泗水系面积8×10104km2,年均径流量611×108m3。由于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又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下游洪水出路少,因而灾情严重。 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二是河水污染严重,现在正在积极治理中。 (四)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修建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265×108m3,在平原开辟分洪滞洪区32处,滞蓄容量191×108m3。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