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全新世以来川江大洪水初步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全新世以来的川江大洪水初步分析( 杨达源1 张 强2 葛兆帅1 任黎秀1 何太蓉1 蒋晓伟1 (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提 要 在忠县中坝文化遗址剖面中发现了10个古洪水沉积层,时代为中全新世以来,之后又被1981年大洪水淹没. 11次大洪水洪水位的变化显示洪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其间 有数个周期性起伏.前者反映中全新世以来河床堆积的影响,后者反映西南季风强度的周期变化. 关键词 川江 大洪水 中全新世以来 分类号 P331.1 1997年开始在重庆市忠县凎井镇,对位于长江支流凎井河中坝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认为其12m厚的文化层是5000多年以来不断地由瓦罐碎片堆叠形成的.中坝对面的河漫滩剖面特征与之相似[1].考察还发现中坝(离堆山)的内核是长江洪水堆积,其顶部曾经为1981年洪水淹没,其间还分夹了9个洪水沉积层. 1中全新世以来长江川江段中坝的大洪水沉积 图1 忠县中坝地理位置图 Fig. 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Zhongba Island, Zhongxian County 中坝位于忠县凎井沟镇凎井河中,本是一座离堆山,海拔146.1m(图1).1997年四川文物局组织的考古发掘,认定12m深的剖面为新石器、夏商周、先秦两汉、三国魏晋乃至隋唐至元明清历代的瓦罐碎片堆叠[2].在其中发现了10个洪水沉积层,加上1981年四川大洪水的淹没,从而有了11次大洪水的沉积记录(表1,图2). 图2 忠县中坝遗址剖面及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Fig.2 Sketch of profile and sampling sites in Zhongba site of Zhongxian County 1.1 1981年洪水沉积 据采访,1981年四川大洪水,在忠县凎井河中坝遗址,洪水高出中坝坝顶约50cm,淹没了大半截烟草,估计水深0.5m,洪水位高程为146.6m.但这次洪水在该地没有留下多少沉积. 表1 忠县凎井河古洪水沉积特征一览 Tab.1 Schedule of the character of ancient flood deposition at Zhongba Island, Zhongxian County 样品号 取样点高程 (m) 平均粒径 (Ф) 中值粒径 (Ф) 分选系数 歪度 中坝凎井河古洪水位高程估算值 (海拔m) 忠县长江古洪水位高程估算值 (海拔m) ZX2001 139.00 3.90 4.58 1.44 0.17 151.2 154.4 ZX2002 136.17 4.24 5.51 1.36 0.03 146.9 150.1 ZX2003 137.67 4.01 5.23 1.41 0.05 149.5 152.7 ZX2004 138.22 4.44 5.53 1.34 0.05 147.1 150.3 ZX2005 139.20 5.03 6.09 1.29 0.04 142.3 145.5 ZX2006 140.60 4.26 5.64 1.42 0.02 150.4 153.6 ZX2007 143.10 4.70 5.82 1.31 0.06 149.1 152.3 ZX2008 143.77 5.15 6.14 1.23 0.05 145.8 149.0 ZX2009 144.11 4.13 5.51 1.46 0.02 155.8 159.0 ZX2010 144.86 3.70 5.08 1.61 0.06 158.9 162.17** 1981年大洪水 146.6* 149.78*** 据访问的洪水位; ** 据历史洪水调查的洪水位; *** 实测洪水位.  1.2 1870年大洪水沉积 在中坝顶部有保存完好的1870年洪水沉积,厚达1.2m左右. 1870年大洪水在中坝沉积的平均粒径3.7Ф,中值粒径为5.08Ф,分选系数1.61,歪度0.06,其特征相当于长江中游的河床沉积. 1.3 中晚全新世的古洪水沉积 在中坝遗址剖面中的古洪水沉积的共同特点是质地比较均匀,除了被人为的岩块填压之外,基本不混有瓦罐碎片或其他杂物,表明它是一次性快速沉积.它们的顶面高程都 比较平整或略有倾斜,而底面多凹凸不平.多次古洪水沉积均是超覆上叠式,并逐渐尖灭.多次古洪水沉积的粒度特征见表1. 1.4 约5000年前的大洪水沉积 约5000年前的洪水沉积残存为中坝遗址离堆山的“核心”,其取样点的高程略高于后来三次古洪水的沉积.该场古洪水沉积的特点是粒度略粗(表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