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办小额信贷组织的运作与启示
——基于山西临县扶贫基金会的案例分析
武宏波1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 太原 030001)
摘 要:山西省临县扶贫基金会是具有扶贫和信贷双重功能的小额信贷组织。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扶贫基金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扶贫基金会建立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对小额贷款组织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组织;案例分析
Abstract:The Poverty-relief Foundation in Lin County,Shanxi Province is a micro-credit organization with dual function——aiding the poor and extending credit.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the foundation has made a great leap forward, and meanwhile achieved remarkable social effect. It also owns distinctive features——the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fect operating mechanism——which provide great inspir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credit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Key Words:Less developed regions,Micro-credit organizations,Case study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9-0028-04
小额信贷是专门为贫困人口或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额度较小的一类金融服务。经过近40年的发展,小额信贷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解决弱势群体融资难题的一种新型金融方式。但在我国,大多数的情况下,小额信贷被视为一种对穷人免费或者廉价的资助方式,结果导致小额信贷组织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小额信贷组织“昙花一现”的情况。与此形式对比的是:山西省临县扶贫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解决农民困难、满足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在为贫困群体提供可持续性的金融信贷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虽然本文研究的是单一案例,但是它对理解和制定中国小额信贷的制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扶贫基金会发展状况和评价
山西临县扶贫基金会是1993年由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山西省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成立的。2001年9月,茅于轼先生在总结龙水头基金会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又在湍水头镇另外两个村湍水头和小寨上设立了两个基金会。从2005年起三个基金会由北京富平学校小额贷款发展中心统一管理,并在三个村成立了由信贷主任(会计)、出纳、监督员的管理工作小组,以统一的运作模式、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领导,分别实施小额贷款的发放和回收业务,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滚动利用。截至2007年末,临县湍水头村、小寨上、龙水头村三个基金会(以下统称临县扶贫基金会)已经有工作人员7人(均由本村村民兼职),其中总监督员1人,会计(信贷主任)3人、出纳3人。
临县扶贫基金会信贷覆盖面最广时,曾经服务三个县40多个村。2006年后,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变为了集中服务湍水头村、小寨上、龙水头3个村。自1993年开始运作以来,至2007年底,基金规模达1187786元,累计客户2700户,现有客户198户;累计发放贷款1431万元,贷款余额12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3300笔,现有贷款234笔;人均贷款480元,占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每笔贷款平均额度为1980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贷款回收率在95%以上。小额贷款覆盖了三村93%的家户,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输血供氧”的作用。
从财务指标看,扶贫基金会实现了扶贫与盈利的目标,可持续性显现。临县扶贫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基本实现了自负盈亏、略有结余,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到2007年12月末,三家基金会的利息收入总计为55.9万元,利息支出总计12.3万元,利息节余43.6万元;在利息节余支出中,营业费支出6.8万元,管理费支出26.2万元;提取风险保障金8.4万元,纳税3.3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
从扶贫基金会的运作效果看,它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对农村金融意识的培育和稳定金融市场方面。扶贫基金会在当地投入资金100万元,相当于为三村农民人均增加可用资金500元,有效弥补了农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