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后路“三点式”固定生物力学评价及其初步临床应用研究.pdfVIP

寰枢椎后路“三点式”固定生物力学评价及其初步临床应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寰枢椎后路“三点式刀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及其初步 临床应用研究 摘 要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三点式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 初步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6具新鲜人体颈椎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仪上依次测 量6种状态下寰枢椎间的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范围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评价其稳 定性,这6种状态分别为正常组A组及失稳后固定组:Brooks钢丝组B组,单边 椎弓根螺钉棒)D组,“三点式固定组(C1左侧椎弓根螺钉+C2双侧椎弓根 螺钉棒)E组、双边组(双侧C1.2椎弓根螺钉棒)F组。第二部分临床应用“三 点式”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病例9例。记录9例患者术前、术中及随访时的情况, 对“三点式固定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在各个运动方向上,各种内固定组均强于正常组(Po.05),两种“三点式” 固定方法D、E间无差异(P0.05)。在屈伸、左/右旋转、右侧屈稳定性上,“三点 边组C及Brooks钢丝组fPo.05)。 本组手术时间90min一--150rain,平均110min。病例术后随访时间0.3~9个 月,平均6.2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术中无脊髓、重要神经及血管损伤。8 例患者术后3-6个月内均植骨融合,平均4个月(1例患者术后仅3周,尚未 达到融合时间),未发现螺钉松动、脱出以及断钉、断棒等现象。 结论:“三点式”固定具有可靠的三维稳定性,能够满足I临床治疗的要求。临床 初步应用证实了“三点式固定操作简单、短节段固定、融合率高等特点,为临 床寰枢椎固定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寰椎,内固定,生物力学,寰枢椎脱位,椎弓根镙钉 Thebiomechanicalevaluationand clinical primary ofatlantoaxialtri·-screw·-rodfixation application ABSTRACT evaluatethebiomechanicalandclinicaloutcomeof Objective:To stability fixation for atlan-toaxialtri-screw-rod atlantoaxial technique instability. Method:Sixcervicalfresh werehavestedtocreatetheatlantoa- specimens xial in model,the weretestedthe A instability specimens followingorder:group 1 scr- C screw+leftC2 C(1eft (Normal),groupB(Brooks),grouppedicle pedicle Doftri—SCreW-rod C1 screw+leftC2 fixation(bialateral ew),grou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8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