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题主要考查科尔沁草原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认真阅读图文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答案 (1)土地(草地)退化。危害: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 (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 (3)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 读图,完成(1)~(2)题。 【练习2】? (1)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 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 C.灾毁耕地总体趋势增多 D.建设用地总体趋势减少 (2)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并加以应用的能力。难度中等。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减少的状况有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少的趋势,生态退耕对耕地减少影响最大,灾毁耕地总体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建设用地总体变化不大。答案应选B。第(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建设的理解。难度中等。土地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有防治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酸雨、臭氧层破坏都是大气污染,与生态退耕的联系较小。答案应选C。 答案 (1)B (2)C 防治荒漠可以采取的措施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以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为基础,以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为条件,减缓人地矛盾,从而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 (1)封沙 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2)禁牧、禁樵、禁采 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兴建沼气池,利用太阳能、风能,推广省柴灶等措施来解决牧区的能源问题,从而达到保护植被的目的。 ①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②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3)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 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内 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4)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1)防治荒漠化的关键并不是治理,而是预防。 轻预防重治理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防治荒漠化中预防投资少、见效快;而一旦形成荒漠化,再去治理就投资大、见效慢、效果差。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2)防治荒漠化并不是各国自己的事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荒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无力独自应付荒漠化扩大和加剧的趋势。鉴于荒漠化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如沙尘暴不分国界),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人类只有携手合作,才能遏制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全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提示】 图示法理解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治理荒漠化应“对症下药”,如下图: 【方法技巧】 单击此处进入 5分钟小练习 教材P36~37活动 提示:1.自然因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地形——处在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地表物质不稳定;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的保护性差;土壤——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人为因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 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主要角色,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水土流失总量的90%以上。 2.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植被破坏后,极有可能加剧水土流失或土地沙化,进而使土地退化,这就是土地的荒漠化过程。 教材P37活动 提示:1.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东部和中部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是高大山脉及其间的内陆盆地;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多内流河;植被:覆盖率低,由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明显;气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申报东风课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探索与实践.doc
- (EL)测试方法及应用.docx
- (宝安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的研究.ppt
- 【新课标人教版】201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航单元测试(3).doc
- 大店铺团队人员架构与职责.pptx
- 2015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真题.doc
- #临震次声异常产生机理的研究.pdf
- (创新方案,解析版)2011年高考化学(课标人教版)第十章 第一节 最简单有机化合物——甲烷.doc
- (定稿)《碳和碳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doc
- (郭姗姗)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原因及处理关键.doc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国家监察机关》说课稿.docx
- 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说课稿.docx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说课稿.docx
- 2025年公安机关招聘看护队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题库.docx
-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说“木叶”》说课稿.docx
- 大学生到村工作(群众工作能力·党建·乡村振兴)综合题库.docx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综合能力测验题库(含历年真题精选).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通用类专业技术其他类)真题卷.docx
- 2025年村专职干部招录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写作)题库.docx
- 冀教版九年级全一册Lesson 54 How Embarrassing!说课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