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课程论文
----古关中历史政治
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浅析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古关中历史政治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浅析
序言
提起陕西, 大家很容易想到“ 关中”这个说法。关中盆地是由渭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平原, 又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一词在很早就出现了,《史记·货殖列传》载:“关中自 陇县 、雍 凤翔 以东至河、华, 膏壤沃野千里。”又有“关中阻山河四塞。”《集解》引徐广曰:“东函谷, 南武关, 西散关, 北萧关。”后世一直沿用这种说法, 晋朝潘代《关中记》云:“东自函关弘农郡灵宝县界,西至陇关??阳郡??源县界, 二关之间, 谓之关中。”清代张澍《二酉堂丛书》辑《三辅旧事》云“: 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关中的地域空间, 广义上指铜川、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区, 狭义上则指八百里秦川。八百里秦川的具体范围是: 北至北山、南至秦岭、西起宝鸡、东达潼关的一块由渭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 东西长360 公里, 南北宽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司马迁对于关中的地缘政治优势有贴切的描述“: 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 除以上优势外, 关中平原海拔在800~1000 米之间, 由关中东出具有高屋建瓴之“ 陕西据天下之上游, 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而发难, 虽微必大, 虽弱必强, 虽不能为天下雄, 亦必浸淫横决, 酿成天下之大祸。” 基于以上原因, 关中平原在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成为立都的首选之处, 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关中的历史地位
用兴自关中,会盟天下诸侯以灭商,代商而为天下共主,迄四百余年。周室东迁后,秦自陇西徙居关中。秦居关中形胜之地,与东方大国争霸,秦穆公跻身“春秋五霸”之列。战国兼并战争兴起,秦列名“战国七雄”,东逼六国。自秦以关中为基础,凭武力兼并天下,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关中的地位为经营天下者所首重。秦的统治不久即为农民起义所推翻。项羽以西楚霸王的名义号令天下,分封诸侯。刘邦自汉中还定三秦,据有关中,遂以关中为基础,东向以争天下。历时五年,卒灭项羽。刘邦统一天下,定都长安。
两汉之际的混乱使关中破坏较大,故东汉、曹魏、西晋都洛阳而未都长安。但东汉行三京之制,曹魏行五京之制,均以长安为西京,西晋晋武帝则作石函之制,规定非宗室不得镇关中,亦可见对关中的重视。在两晋末年,匈奴刘汉大将刘曜入攻关中,俘晋愍帝,西晋灭亡。刘曜代刘汉而建前赵,徙移关中,定都长安。前、后赵在北方对峙。后赵统一北方,不久分崩。氐族人西行入关,建立前秦,定都长安。前秦在苻坚的时候统一北方。肥水之战后,前秦瓦解.羌人姚苌略定关中,建立后秦,定都长安,改名常安。后秦覆亡后,关中又为赫连夏所据。北魏入主中原,统一北方。“河阴之变”后,北魏陷入动荡,高欢继尔朱荣崛起。后来宇文泰迎北魏孝武帝入关中,建立西魏,定都长安,与高欢建立的东魏对峙。北周代西魏,亦都长安。北周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
隋代北周,仍都长安。隋灭陈,统一天下。隋末李渊起兵之时,李世民建议李渊说:“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李渊从其计,西行入关,建立唐朝,平定关陇,剪除东方群雄,统一天下,定都长安,开创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世局面。
北宋初,赵匡胤西巡洛阳,隐然有迁都洛阳之意,群臣不同意。赵匡胤叹息道:“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看重的仍是关中优越的山河形势。北宋末,金兵攻陷汁梁,掳徽、钦二帝北去。赵构重建宋室社稷,在选择巡幸之所时,李纲建议道:“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又说:“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复中原而有西北。”后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汪若海对张浚说:“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经营关中藉以恢复中原成为当时主战派的一种共识,亦可见自唐以后,政治重心虽已不在关中,但中原纷乱之际,关中对于中原局势的底定,乃至一朝一代的兴衰,仍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直到明情之际,言天下大势者,亦无不极言关中形胜。清代华湛恩曾言:“雍州势居黄河上游,以一方阻三面,昔称天府,亦天下之大都会也。”
关中地理特征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阶梯。关中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背靠第一级阶梯的高原山地,下临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带。关中南有秦岭横亘,四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在古代,有用“百二秦关”来形容关中险要的说法,意思是以百万之众攻关中,二万人足以拒之。以两万之师挡百万之众,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势之险。关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