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政道博士31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当记者向李政道问及“天才”和“幸运”哪一个才是他成功的因素时,李政道回答道:“‘天才’加了一个‘天’字就虚了,当然做这类的工作总得要有才能,还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总体上研究的环境要好,并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可见,他认为不是有什么“天才”,而是强调自身素质和环境,当然自身的素质源于后天的学习。 [应用角度] 这则素材可用于与“环境”“育人” “天才”等相关的作文中。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巴赫恰勒(John Bahcall),以表彰他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巴赫恰勒曾与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小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合作,证明了太阳中微子理论的正确性。巴赫恰勒还是哈勃望远镜的创立人之一。 四年前,华裔诺奖得主丁肇中曾大胆预言,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有四分之一的诺奖将是中国人的。而诺奖得主杨振宁近日则称,中国最快将在10年后收获诺奖。无独有偶:路透社的诺奖首席分析师近日预测,最快7年内,中国将捧得首个化学或物理学奖。 对于得奖结果的预测是一个比一个大胆,而国人对待诺贝尔奖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平和,甚至有中国网友效仿美国幽默科技杂志“搞笑诺贝尔奖”方式,排出了“中国搞笑版诺贝尔奖”聊以自嘲。 [热评] 能够坦然面对事实,是因为国人已经认识到,诺贝尔奖固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达程度的指标,但它却不是唯一的指标,更不应成为全体国人孜孜以求的唯一目标。与其盼望得一两个奖满足一下自尊心,不如踏踏实实打好底子,修好里子。当国家的经济科技全面振兴的时候,诺贝尔奖才有可能走近我们。 单单一两个奖项,真的就可以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吗?不要再急于向别人证明什么,真正倾心于为人类文明有所创造和贡献,这才是一个大国国民应有的心态。 论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二语文暑假作业8.doc
- 2013高二语文暑假作业9.doc
- 2014届高二语文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4届高二语文练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4届高二语文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4年高二语文汉语学习与应用课件:1.1《汉语和汉语的特点》(语文版选修).ppt
- 2014年高二语文汉语学习与应用课件:1.2《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语文版选修).ppt
- 2014年高二语文汉语学习与应用课件:1.3《汉语言对文学形式的影响及规范使用汉语》(语文版选修).ppt
- 2014年高二语文汉语学习与应用课件:2.1《利用引申义理解、掌握多义词的词义》(语文版选修).ppt
- 2014年高二语文汉语学习与应用课件:2.2《在语境中理解词的具体义》(语文版选修).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甘地被刺》(粤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人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雷雨》(节选)》(粤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人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10课《哈姆莱特》(节选)》(粤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人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粤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12课《长亭送别》(粤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第13课《等待戈多》(节选)》(粤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学案: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人教版必修5).ppt
最近下载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10课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上).pdf VIP
-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件.pptx VIP
- 临床研究用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规范-深圳细胞治疗技术协会.PDF
- 基于PLC的门禁控制系统.docx VIP
- 粉笔公考协议班的合同.doc VIP
- 《高质量数据集 格式要求》.pdf VIP
- 浅谈小班拓印活动的开展-来源:课程教育研究(第2018003期)-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pdf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9课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df VIP
- 《辩论》课件教案.pptx VIP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报告109页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