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培优教案:09《词六首》.docVIP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培优教案:09《词六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讲《词六首》 主讲人 王景莹 网上课堂 本讲主要内容 1.了解唐宋词的发展概况 2.积累一些词语及典故 3.了解《词六首》作者的生活时代及其字、号,文集名称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4.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5.领会词的意境 学习指导 1.宋词发展概况; 词起源于唐,盛行于宋。宋词跟唐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词发展到宋代,最初继承晚唐五代婉约绮丽的词风,主要是写男女私情和离愁别绪,到苏轼便另立一宗,把社会生活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风格豪放奇逸。从此始有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之称。婉约派的词北宋以柳永为代表,南宋以姜夔为代表,豪放派北宋以苏轼为代表,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 2.词的一般常识; 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它的原名叫“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因为词是配合音乐的,所以它是“乐府”诗的一种,扩大地说是诗歌的一种。 唐宋词的形式大致有下列几个特点: 第一、诗有题目,而词有调名。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用韵的位置都有规定,不能随意改变。象《念奴娇》的第一句只许有四个字,下面各句的字数也有一定的规定,不能增加或减少。 第二、每首词分作数段,一段叫做一片。一片就是唱一遍。一般情况是每首词分上下两片;单片的很少,分三,四片的也不常见。片也叫做“阕”。 第三、词的形式特点之一是长短句。词用长短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音乐;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3、《词六首》解题; 《虞美人》这首词表现追念故国江山的情怀,是后主李煜到宋都汴京做俘虏的第二年(977年)春夜所作。相传全主于生日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这首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 《雨霖铃》:这是词人离开汴京,到各地漂泊,和心爱的人难舍难分时写下的。它真实地反映出离别给予青年男女的爱情以深重的打击。这首词正是写当时爱恋歌妓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感情交织着的心理矛盾。 《念奴骄?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即1082年,当时苏轼47岁,已经贬谪黄州两年多了。在元丰二年,新党等人说他作诗讥谤朝政,他被捕入狱,无辜受牵连的人很多,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幸赖众人极力营救,苏轼的弟弟苏辙也“请以出身官爵赎之”,才算得到从宽处理,名义上是安排他做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无事可做。 但苏轼是一个很想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的人。在朝之日,他不仅上过一些安边定远之策,而且还写了不少富国强兵的论文。他的这些意见不但不被采纳,他的理想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如今却成为外放的闲员,不能不令词人感慨万端。词人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情,游览赤壁,想到周瑜三十多岁,诸葛亮二十多岁,就干出了那样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却年近半百,功业未成,因而激愤难平,写下了这首借古抒情的千古名篇。 《一剪梅》:这是李清照为怀念新婚不久离家远行的丈夫赵明诚而作的抒情小令。他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笃爱情,吐露了夫妇各居一方的相思之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生坚决主强抗金,曾多次上书奏议,却被小朝廷逼得归休上饶,不得过问朝政,嘉泰四年,被调任做边防重镇镇江知府,他一方面积极备战,一方面提出对北伐战事的看法。而当政者急于求成,不让他参与北伐大计。辛弃疾感到抗敌理想难以实现,在他登上北固亭眺望山川地形时,不禁怀古伤今,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永遇乐》词。 《扬州慢》:此词是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的曲词由他自制。因所言为扬州事,又用慢曲填词,词牌便称之为“扬州慢”。 扬州原是一座繁华历史名城,但由于金兵大举南侵,南宋王朝苟安无能,使得扬州城备遭洗劫,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淳熙三年(1176),姜夔自鄂中沿江东下,路过扬州。抚今追昔,天限感伤,写下此词,抒发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 例题精讲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要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非凡? [分析及解]:抒发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引发了自已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时年47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不禁感慨万千。 2、《扬州慢》中的景象描写有何作用? [分析及解]:词中涉及的物有:夜雪初霁,荠麦青青,废池老树,黄昏清角,寒气空城,波心冷目,桥边红药。 作用:写上扬州遭劫后的荒凉,寂寞,渲染了郁闷悲凉的气氛,景中含情,寄托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念乱的无限痛惜之情,并形成了这首词令人回味的意境。 3、《扬州慢》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同写金兵入侵的历史背景,但两位作者的感情有异同,请简要分析。 [分析及解]:相同点:两首词都表达了真挚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辛词表现得昂扬激愤。 姜词则显得低沉哀伤。 二.网上能力训练题: 能力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