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fAnhui
安徽农般科学,Journal A谢.Sei.2012,40(34):16964—16965 责任编辑夏静责任校对卢瑶
苏轼涉药诗探析
马国华,陈伟庆 (暨嘉大擎文学院,广窳广翊510632)
摘翳苏轼在医药方面多有涉措,具有丰富的医药知识,且在其诗作中多有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苏轼不仅赋诗咏药,逆亲身投入到采
药、枯蔼、裁药、施药等具体实践过程中,揍麓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鉴莩制药的诗词,并施药予痛家,涛世救人,以此为乐,为后人留下了一
笔耱毒争薅富。
关键词苏轼;药材;诗作
中网分类号s—09 文献橼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34—16964—02
A onSuS瓤’SMedicihalHerbPoems
Study
MA
Guo-hua
et啦(Jinan 510632)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AbstractSu famousintheNorthern hasnumerouscontactsinmedicineandrichmedical the
Shi.the poet SongDynasty.he knowledge.In
termandthecontact Shi formeditsownmedical Shimedicinalherb isthe combination
process.Su thought.Su
long gaadually poem perfect
betweenctassicaiandChineseherbSwithboth effectandartisticvalues。
poems cognition
wordsSu
Key Shi:Medicinalhe南:Poem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其诗、词、 2苏轼涉药的主要作品及涉药实践过程
散文创作均标志羲j艺寒文学的最离成藏。关予苏簸在文学 在宋缓翦,醵药诗已经遗璁。播绘药褥鹃形态、姆性,赞
方面的造诣,前人已有诸多研究成果,但对他在医药方面的 颂药物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良效,是咏药诗的常见主题。
成就关注不多。苏轼在医药方面多有涉猎,具有丰_潴的医药 诗人还常常根据药名的表面词义和药物药性,在咏药诗中寄
麓谈。“轼杂著时言医理,予怒事亦颇究心。江j,’在苏较懿诗 托感憾、撬物言志。有宋一我,凌_于文人懑医风气盛行,秀羹之
作中,涉及医药的内容相当多。该文拟通过对苏轼涉药诗作 宋人作诗力图突破唐诗而求变,题材大为开拓,由此促进了
进行分析阐述,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苏轼这样一个多面的文化 咏药诗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丰富医药学知识的苏轼亦把诗
巨人。 歌与瑟骜结合起来,作有不少咏药诗。翔荔簸终了数善吟颂
1 时代背景及囱身健康状;咒对苏轼的影响 、 菖蒲的诗作,菖蒲是~种有芳香健胃功效的药材。《和子由
在宋代,中医药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宋政府设立了比 记园中蕈木十一首·其九》诗网:“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
较完善的行政桃擒、管理撬橡、医药教誊没戆,并多次颁发药 国高霸雪莲,蓥时不褥擒。下蠢手岁撮,鏊缡妇蟠甄。长努
典。宋以前医籍多赖手抄流传,以致讹误、讹脱很多。由于 鬼神守,德薄安敢偷pp’。《和予由盆中石蘑蒲忽生九讫》诗
印刷术的发展及驶府的重视,方书医籍大量涌现,之前那种 日:“无鼻何由识蘑卜,有花今始信菖蒲。游心未饱两蛱蝶,
嚣药翔识只是掌攫在极少数人手中的蠖混已不复箨在。当 寒意知鸥凡蟪筵”3。在《石蘸蒲赞》中,苏轼不汉对荔薄的
时社会上还存在~种普遍共识,p医药知识麓济世救人,这 药性作了描述,“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脏,通九窍,明
一精神力量促使更多人致力于钻研医药之学,苏轼即是其中 耳目。久服轻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