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分专题】2012届语文高考测试题:诗歌鉴赏2(新课标).docVIP

【夺分专题】2012届语文高考测试题:诗歌鉴赏2(新课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语文高考专题测试: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本诗第一句“峭寒催换木棉裘”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诗中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本诗收束蕴藉有味,为诗家青睐,请稍加点评。(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书边事①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 (1)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从全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4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4分)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第二联中的“钟”与 “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②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4分) 参考答案 一、(1)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仁途不顺(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注:必须答出意思;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2)“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上羁思的凄凄,突出其分量之沉重。“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之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注:分析一个词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二、(1)运用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1分)也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 (2)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 “秋风”认定为“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1分),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老之将至的感慨(1分)。②红、白使动用法(1分),色彩上对照配置(1分),也最容易使人引起岁月无情、年华已逝魄震限怅调(4分)。 三、(1)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行鲁山所见到的千山竞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2分) 抒写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欣赏之情.写出了作者从容、闲适的心境。(2分) (2)尾联以设问收束。以“一声鸡”表明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应作者“山行”见闻。含蓄蕴藉,令人余味无穷。(4分) 四、(1)(4分)前一句中“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了出来;(2分)后一句,“倚”字,则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2分) (2)作者表达了渴望民族长久团结的美好愿望。诗的前三联的描绘,不仅写了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还展示了辽阔的边塞日丽平和的景象。末联则用了生动的比喻: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该多好啊!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自己的心愿。 中华资源库: 中华资源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