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pdf
Joum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3V01.33No.6 ·647·
考球中龟药 2013年6月第33卷第6期Jilin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宋晓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 三又神经痛的发病无外乎内因、外因。内因多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使气郁、火郁、湿阻、
痰壅、风动之变由生,致邪阻经络或上犯清窍,则壅遏为痛;亦可因肝肾阴虚或脾虚血亏、脉络失荣、不荣则痛。
外因多为风邪挟寒、热、湿诸邪,侵犯经脉,阻遏脉络,不通则痛。中医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治
疗方法众多,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三又神经痛;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5.11 文献标志码B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偏头痛”“偏头风”范 秘尿赤,舌红,苔黄厚,脉滑数。5)肝火上扰型:颜面
畴,以成年及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现将近3 阵发性剧痛,伴烦躁易怒,头晕目赤,耳鸣口苦,舌红,
年中医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苔黄,脉弦数。6)瘀血阻滞型:颜面阵发眭剧痛,痛如
1病因病机 针刺刀割,经久不愈,舌紫,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
黄艳_lj在总结王国斌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 范红玲E5J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生常由外感风寒诱发,
验时提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无外乎内因、外因。内因 故可将三叉神经痛分2型。1)风寒阻络型:症见一侧
多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使气郁、火郁、湿 头痛突作,痛连颈项,疼痛剧烈,颜面苍白,恶寒肢冷,
阻、痰壅、风动之变由生,致邪阻经络或上犯清窍,则 遇风寒更甚,便溏尿清,舌淡,苔薄,脉浮。2)风痰阻
壅遏为痛;亦可因肝肾阴虚或脾虚血亏、脉络失荣、不 络型:该类患者大多一侧面部疼痛,反复发作,迁延不
荣则痛。外因多为风邪挟寒、热、湿诸邪,侵犯经脉, 愈,伴胸痞闷,甚则咳痰,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而
阻遏脉络,不通则痛。李超贤L2J认为其病因病机或因 滑。宋强胜[61将三叉神经痛分为5型。1)风寒外侵
外邪,或因内伤,或二者兼有,有因寒、因热(火)、因瘀 型:常遇寒而发,发作时面侧阵发性短暂抽搐剧痛,面
之别,或挟痰、挟湿,或兼阴虚之异。病初多属实证, 肌有紧束感,局部喜热敷,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病久每致虚实夹杂。裘涛等13』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头 2)痰火上攻1型:患部灼痛,局部喜冷敷,口渴不欲
面部,多由头面部三阳经络受病所致。头为诸阳之会、 饮,头昏,胸闷,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3)胃火上攻
清阳之府,面为阳明所主,五脏六腑气血精华皆上注于 型:症见患部阵发性短暂剧痛,每遇热等刺激诱发,痛
头面。由于头面部位易感风邪,故与风的关系密切。 时如火燎肉裂,牙欲脱,或伴牙龈肿痛,口臭,大便干,
2辨证分型 舌红苔黄厚,脉洪数。4)阴虚阳亢型:伴颧红烦热,失
黄保岚HJ将本病分为6型。1)风寒阻络型:面颊眠健忘,腰酸无力,舌红,少苔,脉细弦稍数。5)脾胃
疼痛呈抽掣样,剧烈难忍,痛时面色苍白,畏寒恶风, 气虚型:面颊阵发性抽搐,短暂疼痛,痛时心烦意乱,
遇冷加重,得热则缓,可因冷风吹拂诱发,喜按或揉 坐卧不安,不愿说话,胸腹胀满,纳呆,面黄肌瘦,舌
擦,舌淡,苔薄白,脉浮紧。2)风热伤络型:颜面阵发 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性剧痛,有灼热感,口苦便秘溲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3中医治疗
而干,脉浮数或弦数。3)风痰壅络型:颜面阵发性剧 3.1 中药内治法多以祛风解痉、活血化瘀、祛痰活
痛,面颊麻木作胀,头重昏蒙,胸膈满闷,呕吐痰涎,舌 络,兼以滋阴潜阳辨证治疗,随证加减。李柱等【7]经
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4)胃火上炎型:颜面阵发性 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飞利浦(PHILIPS)BTD2339 93 入门指南.pdf
- 设备管理工作总结汇报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三角形 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pptx VIP
- TCEEIA 593:2022 工业机器人耐久性测试方法.pdf VIP
- 小学音乐《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章莉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348.pptx VIP
- 2024秋季九年级英语教学计划(4篇).doc VIP
- 墩柱施工操作平台相关计算.docx VIP
- 岛津lc2030c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指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