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捐赠中社会责任.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公司捐赠中的社会责任 ——以现行法为基础的制度设计 孙鹏程 华东政法学院 , 沈华勤 华东政法学院     关键词: 公司捐赠/公司目标分层/约束机制   内容提要: 对公司捐赠行为的制度规制,从公司外部看,可通过国家法规确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公司法中的董事义务、股东代位诉讼制度、合同法中有关赠与合同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税收减免规定等;从公司内部看,可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公司决策权的配置。通过内外规制来平衡公司捐赠中的利益冲突。   一、问题的提出   在IBM 公司的网站上曾登载了该公司捐赠的一则报道:   对IBM 来说,企业责任感不同于传统的将公司利润的一部分以参与慈善事业的形式返回社会或是进行“策略性的赠予”,最终仍与公司的商业利益挂钩。IBM 提倡的企业责任感是指一种企业对所在的地区、社会甚至全球积极贡献力量的企业行为。除了企业慈善事业和策略性的赠予,企业责任感还应包括诸如企业员工对社会的贡献、员工在公益事业中的领导作用、更广范围的商业道德(包括环保政策、工作环境、员工福利),以及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一个把企业责任感纳入其核心企业文化与信仰并为之所驱使的企业将赢得其所处社会的信任。而IBM 正是一个在企业责任感方面有很深承诺的企业。IBM 的企业慈善活动在85 年前就开始了。多年来,IBM 一直是最大的企业捐赠者之一。仅在1985 至1995 年期间, IBM 共捐赠了15 亿美元。国际性捐助是IBM 的捐助特色之一,并已有70 多年的历史。IBM 是第一个向亚洲进行大规模捐助的美国公司。在2001 年,IBM 在亚太地区的捐助规模将更加令人激动,将达到500 万美元(比两年前增涨了100%) ,用以实施包括IBM Kid Smart 小小探索者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工程在内的公益事业项目。 [1]   现实生活中,上述实例中这种关于公司捐赠的宣传和报道并不少见,公司捐赠的主体,通常为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型公司;其捐赠的对象,通常为一些公益机构(如红十字会、孤儿院),社会弱势群体协会(如残联) 和一些“社会工程”(如希望工程),以及由于特定不可抗力引起的灾难事件中的受难群体(如洪灾地区群众) 。概括来看,公司捐赠的目标主要有树立公司社会形象、提升公司内部的凝聚力、提高社会福利、缓解政府压力等,当然由于特定捐赠行为中的对象的不同,捐赠的具体目标也有些许差别。   可以说,公司捐赠行为的目的蕴含丰富,公司决策层在决定为一定捐赠行为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多种利益因素,公司捐赠行为中所体现的价值目标恐怕不会如宣传中的那样纯粹。但有一点共通的是,社会福利总是能够通过公司捐赠行为直接地获得增进,因而通常认为公司捐赠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按照传统的公司法理论,盈利性是公司的重要特征,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经营的唯一目标,那么公司捐赠中所直接体现的公司社会责任在传统公司利益体系中的如何定位就成为如何平衡公司捐赠中的各方利益的一个前置问题。   一、公司社会责任—— 公司目标的另一属性   (一) 理论上的提出   《公司法》第14 条第一款: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近年来才在我国法学界被提出和给予关注的。究其原因,我国改革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起点是计划经济体制,其经济特点之一就在于企业承担了过多的公益性的政府职能,所以改革开放初期企业改革的目标即是把企业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反应在公司法学理论上即是要求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产权明晰和强调公司的“盈利性”。由于经典公司法理论也把“盈利性”视为公司的最典型和基本特征,所以我国公司法理论界就此点并无争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理论研究的思路和视野也随之拓展。公司社会责任理论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有学者认为《公司法》总则中的后半部分尤其是第14 条第一款,可以成为我国公司法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性规定。 [2]进而,有学者将兼顾社会利益引入公司定义,将公司定义为“依照公司法律规定组织、成立和从事活动的,以盈利为目的且兼顾社会利益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3] “并提出,强调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并不否定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整体利益,提高社会效益,不能把追求盈利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 [4] 但任何理论不能仅仅依赖一两个概念或是一两个条文的支撑,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找到相应的制度依据来支撑起这一理论框架。   (二) 公司社会责任的范畴   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是从英文中“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翻译而来,众多理论著作中皆使用公司社会责任这种称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