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钦安“补土伏火”说略.pdf
杏球中怎药 2010年1月第3o卷第1期 Jil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0Vo1.30No.1 ‘85 ·
郑钦安 “补土伏火说略
张建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摘 要]郑钦安是清代名医,火神派的创始人。其主要学术思想为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以阳气为
一 身主导,阳主阴从,重视 肾中元阳和后天脾土对入 的作用,因此在治疗用药上主张扶阳抑阴,即温补脾 肾阳
气。他对辨证治疗阳虚证的论述尤为详尽,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补土伏火”是他在治疗阳气虚衰时常用
的治疗方法。 “补土伏火”是通过培补中焦脾 胃来达到温益人体阳气的方法,或者通过培补中焦脾 胃来治疗人
体 的虚阳外越。
[关键词]@郑钦安;补土伏火;火(中医)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0)01—0085—02
郑钦安,四川邛州人,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名医, 土伏火”的含义与前面不同,这里是指补脾土之虚而
是火神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 《医理真传》《医法圆 伏虚阳外越之火,即伏元阳外越之虚火。
通》伤《寒恒论》。其主要学术思想为元阴元阳即肾中 1 补土伏火的原理 阐释
真阴真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认“证只分阴阳”,“功 1.1 先后天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肾
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认为人身以阳气为主导,阳主阴 中真阳是人身之元阳,脾阳根于肾阳,但 同时肾阳又
从,因此在治疗用药上主张扶阳抑阴。_lj常用大剂量 依赖于脾阳的温煦培补,它们之间其实就是这样一种
姜、桂、附等辛热温燥之药 ,治愈许多疑难杂病,饮誉 先天和后天相互资生的关系。 在病理上二者也是互
蜀中,世人尊称之 “郑火神”。 相影响的,肾阳不足,肾病及脾,可 以导致脾阳不振。
在郑钦安的 《医理真传》中载有一篇 “伏火说”, 而脾 胃阳虚也会导致 肾阳虚衰。因此在治疗上温补
云:“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 肾阳就需要后天脾阳的培育,温补脾阳同样也可以通
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 以灰,虽 过补肾阳而实现。_4J《医理真传 ·五行说》中说 无“先天
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 而后天不立 ,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 。”在用药上认识到
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若附子、甘草 “至于用药机关,即在这后天脾土上 。”郑钦安在温阳
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热不过附 的时候重视补益后天脾土,崇 尚用仲景建中理中二
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古人 以药性之至极,即 法,及李东垣补中汤培补中土。
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 ,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 1.2 以附子、甘草药性借喻 附子有回阳救逆 ,峻补
不可不知。”_2J郑钦安用火与灰的比喻生动的解释了 命 门等功效。 《本草备要》云:“附子大燥 回阳,补肾命
补土伏火的原理以及这一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其意 火,逐风寒湿。”其性燥烈,素来有 “附子走而不守,干
思是说在治疗阳虚证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辛热助阳药 姜守而不走”的说法,疗效难 以持久。甘草甘缓补 中
疗效是不易持久的,需要用补益脾 胃的药物,使所补 属土,附子辛热壮阳属火,有谓 “热不过附子,甜不过
之阳气得以伏藏,才会有持久疗效。他在 《医理真传 · 甘草”。两相伍用,甘草甘 以缓附子辛热之性,同时辛
五行说》中说 “然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同 甘化阳,缓助人体阳气以生,源泉不竭。即 “伏火说”
书又云:“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潜藏,真阳之气外 所谓 “覆之以灰 ,火得伏,即可久存”的道理。郑钦安
越。”“明知其元阳外越,而土薄不能伏之,即大补其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英语选修一第三单元A卷.docx VIP
- 淡水鱼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pptx VIP
- 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监督抽查常见问题汇编(第2版).docx
- 美国微机保护装置SEL-351A使用手册_20001006.pdf VIP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舌体多特征识别与裂纹舌量化评估体系构建.docx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口腔学)《牙体牙髓病》专业课答案(5).docx
- 2025-2030中国红糖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docx
- 欧姆定律基础练习题.pdf VIP
- 2018年-2020年托业考试语法考点全汇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