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文学态势——文学意象创造、传达和接受研究.pdfVIP

论意象文学态势——文学意象创造、传达和接受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言:一个历时和共时的争议话题 “意象”者何?面对这样一个中西美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共同的重 要的基本范畴,答案似乎应当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当我们超越了简单 与还原,触及历时变迁和共时差异,“意象”内涵的复杂性就摆在面前。 “意象”首先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批评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范畴。 一般认为,中国古典意象论有两个历史源头:老庄道家美学和《周易》。 老庄认为只有借助“象”才能领会“道”。《周易》观物取象,把自然界 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对峙的基本物象抽出,冠以卦名 和卦符,构成八种及六十四种卦象,组成一个物象符号系统。“拟诸其形 容,象其物宜”,其所立的“象”既是卦象,也包含了物象和艺术形象的 含义。在先秦典籍中,“意”和“象”总是作为一对关系范畴出现的,这 可以看作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意象论的萌芽。较早将“意”与“象”联 结起来确立“意象”概念的是汉代王充,他在《论衡·乱龙》中说;“夫 画布为熊麇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此“意象”既涉 及审美意象也涉及艺术意象。魏晋至唐时期,意象论走向形成。刘勰《文 心雕龙》首次将“意象”作为一个范畴在我国美学和文学史上提出,指 “神”、“情”同“象”有机契合交融的统一体,即作家对引起深切感受 和感动的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想象的产物,阐明了“意象”范畴基本的美 学和文艺学内涵。唐以后,意象论向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向演化, 一是继续作为审美心理学范畴的审美意象,一是发展成为文艺学范畴的 艺术意象,后者实即被凝定在作品中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象。“意象”问题 引起广泛注意并趋于成熟的时期在明清。前后七子普遍以意象论诗,论 述意象的象征性、虚幻性等特征,特别从“意”与“象”两方面论述优 美意象的产生。不惟古代,“意象”在现代新诗和当代朦胧诗的创作中也 受到相当的重视,诗人们积极探索意象不同于古代的现代性构置,使其 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显示出非常强的生命力。 敏泽先生在《中国古典意象论》一文中曾指出:“至于西方关于意象 问题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西方,早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出现 “意象”概念。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认识始于感觉,感觉留下了“意象”, 于是形成了经验,他所说的“意象”主要指知觉、印象或表象、形象记 忆。到3世纪,朗吉弩斯也谈到了“意象”,认为作家用文词表现了思想、 行动、美与和谐的意象,就可以把情感传递给读者,引起共鸣。他所说 的“意象”既指作家的审美意象,也指用文词显现于作品的艺术意象。 至近代,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意象”这个术语。他说“我所说的审美的 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11]与中国古典意象论一样,西 方意象论后来也沿着审美意象与艺术意象这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发展。 有的理论家侧重于论述艺术意象,如黑格尔认为意象就是艺术中的形象、 意境、情感,是感性的事物、形象与心灵的理念、情趣的统一体。庞德 J苏 指出“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问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f2 珊·朗格对意象论作了新的发展:“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 的意象”。[37她所说的意象就是作为情感符号的艺术本身。另外一些美学 家主要论述审美意象。克罗齐将审美意象归结为表现情感的形式,高于 感觉的直觉能力将“无形式的物质”改造成意象。鲍桑葵提出著名的“审 美表象的基本学说”,认为审美意象就是情感与表象的结合,科林伍德则 认为审美意象即“想象性经验”。20世纪初。分析心理学代表荣格对审 美意象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审美意象是生来就具有的潜藏在大脑中的“原 型意象”或“原始意象”,这种“原始意象”是在原始时代就己形成并在 人类历史中遗传、沉淀下来的原始思想方式、心理结构。 回顾中西方意象论历史,不同时代不同美学家和艺术家因其历史环 境、哲学观和论述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其所理解和规定的意象内涵也互 有轩轾。虽则如此,还是可以看到,中西方意象论历史的分流趋向是相 似的。当我们将目光聚焦现在,发现这种分流趋向影响至今,所以迄今 为止,意象仍是困扰文艺理论界的一大难题。 “意象”首先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心理学界一般将其等同于“表象”, 认为它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以心理学的解 读为基点,美学和文艺学界对“意象”范畴的理解更切合本学科特色, 对“意象”范畴内涵的规定亦更为具体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