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窗词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言 王国维对梦窗词颇不喜,有“梦窗之词,吾得其词中之一语评之,日:‘映梦 窗,零乱碧…‘之贬意。若抛丌王氏个人的好恶,“映梦窗,零乱碧”2确乎是一 语中的的精辟之评。“梦窗”既是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为自己所 取之号,又是其词中屡屡出现的心灵隐喻。“零乱碧”则是其词作结构腾跃跳闪, 色彩斑斓炫目的反映。正因如此,词学史上,吴梦窗成为了最有争议的一位词家, 同时,又是最有艺术独创性的词家之一。 吴梦窗的一生平凡而凄苦。他一介布衣,游幕终身,行迹几乎未出江、浙两省。 早年曾在苏州为仓台幕僚,晚年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为浙江安抚使吴潜和嗣 荣王赵与芮的幕宾,潦倒依人,困踬而死,卒年约六十余岁1。由于他才秀人微,取 湮当世,正史无传,其他传记材料亦罕有其迹,唯流传下来词作三百四十余首,于 传统的婉约、豪放之外,另立密丽之体。其词艺上的戛戛独造、意深旨远,使他的 出现成为宋词最后一抹绚烂的夕阳晚照,为南宋词坛以及整个词史增光添彩。 然而,由于材料匮乏,梦窗的词作又幽邃艰深、骤难索解,因此,对其人其词 的认识和评价历来纷争不断,毁誉参半。在南宋.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张炎的 《词源》对梦窗词有所评述,其声名已显。元、明两代却湮没无闻。自清代中叶起, 逐步掀起了治梦窗词的热湖,至清末民初达到顶峰。其中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 对《梦窗词集》的多次整理校勘,为梦窗词的研究奠定了文本基础。而陈洵的《海 绡说词》、杨铁夫的《梦窗词全集笺释》(附《吴梦窗事迹考》)和夏承焘的《吴梦 窗系年》对梦窗生平事迹的钩稽考订,词作的笺注阐释,使梦窗词的研究始得轮廓, 有所凭据,他们的贡献甚巨。然而,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梦窗词被口诛笔伐, 客观的研究再次沉寂,无人问津。新时期以来的二十余年,学者们拨乱反J下。梦窗 词重新获得重视,梦窗词的研究取得了更大的成绩,研究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吴文 英的大家地位也得到确认。总之,自宋末张炎《词源》中著名的“吴梦窗词如七宝 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的批评。到今天将其置于词史上十大词 人之一的大家地位。,曾经经历了几番波折、几度起伏。其间扬之也高,贬之亦深 的现象,实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遗山在《论诗三十首》绝旬中对李 商隐诗深致赞赏又不无遗憾。如果说义山诗因其镂余刻翠、扑朔迷离令人感叹、纷 争的话,那么,一向以藻饰称艳、运思深窈、隶事生僻见称的梦窗词的遭遇可谓与 义山诗异代相续。然而吴文英毕竟不如李商隐那么幸运。近二十年来,李商隐研究 的专著(包括笺注疏解、选本、评传和研究著作)多达30来种,1992年还成立了 全国性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尽管王兆鹏、刘尊明先生通过量化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话从鳊》(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后文所引《词话丛编》背与此同.故H 注明册数、页码。)第五册.第425l页。 。见吴义英词《秋思》(堆枕香簦侧1。 (一7)一[269(杨铁火)。3、t212—1272(陈爿{炎)。4、1207一1269(谢桃坊)。 ‘张炎《词源》.《词话丛缟》第一册,第259贞。 5王兆鹏、刘尊明《历史的进毒草——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一文.得出两来词人中居于前}名的}火 词人依次是: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夔、秦观、柳永、欧阳修、吴文英、李满照和晏几道。见《文学遗 产》1995年4期,第47—54页。 分析、综合论证得出吴文英为两宋十大词人之一,并且认为“他们作为十大词人, 可以说是古今词评家、词选家的共识”,“他们的历史地位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但 是.吴文英与其他大家相比,其人其词的研究是相当滞后和薄弱的,因为“宋词以 梦窗为最难治。其才秀人微,行事不彰,一也。隐辞幽思,陈喻多歧,二也。”1是 故,学者们视梦窗词之研究为畏途,基础性研究和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都不尽如人 意,这与吴梦窗所具有的大家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 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2词自诞生之日起,这种新型文体的 源流和正变,形式和风格,一直就是争论不休的问题。词与诗实同其性情而异其体 调,它始于唐,历五代,经两宋三百余年的发展变化,遂由应歌之作而变为言志之 篇,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体性。梦窗词作为宋词的最后辉煌,吴文英又是词史上存 词数量仅次于辛弃疾的专职词人,无疑是探索宋词发展到晚期的规律以及词体文学 这一形式流变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