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柴胡的产地来源及药理作用.pdf
第34卷第4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No.4V01.34
·18· 2012牟7月 JGCTCM 2012
July
论柴胡的产地来源及药理作用木
徐献梅,张雪,杨亮。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莳期对柴胡成分的影响,以及柴胡的来源和药理应用。
关键词:柴胡;柴胡皂苷;药理作用
108.2012.04.010
Doi:10.3969/j.issn.1002一l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108 2012 04—0018—02
柴胡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最早出现在生长期不同而有所变化。现代科学证明,在含有效成分最
高季节采收的药材的药用价值最高。柴胡传统的采收时
《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一
chinenseDC. 间为春、秋两季,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试验数据证明在采收
部 收载的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按其性期中哪个月份柴胡总皂苷和挥发油的含量较高,以及两者
状不同,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HJ。柴胡苦、辛、微寒, 含量最高的时间是出现在一月份还是不同月份。王鹏,王
具有疏散退热,巯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历代作为治疗 玉生等L5。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柴胡中的挥发油,以柴胡
少阳证和肝气郁滞证之要药。柴胡主要含有皂苷、挥发 皂苷a为指标,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不同采收期柴
油、植物甾醇、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其中柴胡皂苷为柴胡 胡中的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实验发现,柴胡挥发油的含
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苷a、d活 量以7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柴胡总皂苷的含量以5月
性较强【2]。自古以来,柴胡属植物药用较多,各地区按历 份最高,9月份最低。
史习惯自产自销或民间入药,形成区域用药,造成柴胡品 2柴胡的来源及伪品鉴别
种应用比较混乱∞J。本文对柴胡的主要成分、来源及鉴别 全世界有柴胡属植物约200种,我国报道42种,17变
以及应用等方面作综述。 种及7变型。处方中写柴胡指生柴胡,为原药材去杂质切
1柴胡的成分 短节入药。现临床应用柴胡的来源主要为伞形科植物柴
目前,已经从柴胡属不同植物以及不同部位分离得到 胡B.ehinense
folium
皂苷、黄酮、木脂素、香豆素、苯丙醇、多炔类、挥发油、多 Willd 习称南柴胡 。北柴胡又名硬柴胡、津柴胡,
糖、多元醇、脂肪酸、甾醇及氨基酸等成分,微量元素的研 为植物北柴胡的根,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
究也有报道。 南柴胡又名南胡、软柴胡、香柴胡,为植物狭柴胡的根及全
1.1 不同产地对柴胡成分的影响 黄春燕等Mo采用 草。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竹叶柴胡又名秋
HPLC法对全国不同产地柴胡饮片 产于吉林、辽宁、河北、柴胡,为夏末秋初采收的柴胡干燥全草。刘丽琴[6]对正
河南、湖北、山东、内蒙等地 的15批柴胡中的柴胡皂苷a、 品柴胡及其伪品小叶黑柴胡、野棉花根,从性状、粉末显微
d进行定量分析。不同产地的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 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鉴别,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量差异较大,安徽 毫州 产地的北柴胡中含柴胡皂苷a仅 柴胡在历代本草著作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5-2009年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pdf
- 9种傣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pdf
- 关于中医药教育国际主流化的思考.pdf
- 子宫腺肌症痛经中西医诊治研究.pdf
- 腹腔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对小鼠不同器官的影响.pdf
- 肝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pdf
- 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耐药性的研究.pdf
- 蒙药复方菖蒲四昧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活性的研究.pdf
- 2007年我院1633株细菌耐药情况分析.pdf
- 蜣螂对灵芝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三萜产物形成的影响.pdf
- 贵港市人民医院2009~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pdf
-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pdf
- 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苏醒期躁动病人紧急处理的可行性研究.pdf
- 289例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及管理对策.pdf
- 几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的动态分析.pdf
- 4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中华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pdf
- 2009-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颅内损伤患者用药分析.pdf
- 2009-2011年邵阳市某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pdf
- 我院护士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调查.pdf
- 住院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