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试卷的分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夯实基础,突破以进 对试卷的分析 总体上说,符合考纲要求,相对一模,更有些时代感和人文气息。 存在问题可能有这样几点: 1.文言文阅读材料偏难些,议论分析相对较多,使此段材料的难度总体上超过了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难度。 2.现代文阅读的题目设置都较隐晦,三个主观题的回答都涉及到转化语言的问题。 3.24题的第(1)题超纲。此题考的是“这幅漫画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语言考察的文学作品,艺术手法也应是文学作品的,而不是美术创作的手法。此题可能是受到了1996年第32——32题“哪一幅更好”的影响,或是2005年浙江省高考第23题漫画题的影响。但1996的这题当时就受争议很多,去年的这题考查广告语(语言综合运用类)。 4.少部分题目的区分度不高。 二模整体问题呈现(一) 1.基础不是很扎实。   这份试卷的题目,有些还是很基本的,甚至是一些成绩较理想的初中学生也能解出。如第1题的注音。这里的几个多音字都为常见的,如“度”“蒙”“嚼”等。又如第18题,填《西游记》的作者及海明威的代表作,可惜此题得分率也仅为70%左右。   又如名句默写题,高一的学生一般也都能拿分。 2.解题不规范。   学生由于还没有系统掌握像诗歌鉴赏题、阅读题等解题所应有的规范,而导致失分的现象较为常见。 二模整体问题呈现(二) 4.部分阅读材料与题目设置相对较困难。   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为欧阳修的《相州昼锦堂记》。其难度虽然高于去年的各省市的高考材料(总体上议论成分多了些),但主要还是有些句子的理解的问题造成了对全局认知的困难。如“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衣锦”一词,实为“衣锦还乡”这紧缩词。 5.解题方法与技术不够灵活。   比如,文言翻译句子中,“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夸一时”可与“荣一乡”相应,可知其词性或意思当大体相同。“皆得易而侮之”中的“易”,考生多误作“轻易”,代入文中也是通顺的,但问题在于,此句中的一个词“得”未能充分运用,“得”后当以动词为之,可知其为“轻视”。 6.作文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待加强等。    答题情况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分析 1.第19题:作者说“真正的江河是属于诗人和哲人的”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学生失误的原因在于①没有从原文找相关的信息②对原文信息的直接摘用,而不加以转换③没有抓住关键句。 2.第20题,根据文意回答题。 学生失误的原因在于没有注意抓住“最敏感的神经”的的“敏感”一词,没有抓住比喻句所蕴含的意义,如“岸上到处是腐恶的沙场”,“以相同的方式漂泊”等。 3.第21题,“江河讲述的‘生命的寓言’”内涵理解,没有把重点落实在“生命的寓言”上,要由对江河描述的情景中抽象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而不能再对江河的特点进行描述。因为有关“含义”“内涵”和理解,应是理性的、具体的、明确的。 第22题,主要是由于对选项信息作脱离文意的理解,有些望文生义的意思。或是不同从整体上把握5个选项分别是从感情、语言、材料、手法等方面的考察,区分不明确,而致使“个人感觉”误了理性分析。    语言综合运用题答题情况分析   第23小题要求提取关键词语组成一则一句话新闻,采分点为“农业保险”和“国家扶持”,考生失误的原因在于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也不会重组信息,有些同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组成的句子不够连贯。   第24题第1小题。此题有超纲之嫌,因为此题是考察漫画的艺术手法,而我们所说的艺术手法是指文学艺术。故多数同学不熟悉漫画的艺术手法,把“借代”“比喻”“拟人”“托物言志”等搬用。   第2小题,答题时应分两步走,先要剖析漫画内容,再要理解其直接寓意。可用“呼吁”“警示”“号召”“旨在”等词语来表达。此种手法与   2005年二模的一道漫画题相似,当时考寓意,应为 “批评”“抨击”“揭露”等词语。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到“环保协会”等重要字眼的提示或规定,对寓意的把握自然很有影响了。如有的考生写成了“鱼的进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顽固,要跟上时代潮流”“控制人口数量”“抓住事物本质,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等。              作文答题情况分析(一) 1.本次二模作文为命题作文,考生习惯于话题作文,此次有14.3%的考生没有以此为题目。“生命深处的花朵”的解成精神、回忆等,是有限制下的涉及范围相对广泛的题目。 2.考生平时针对命题作文的练习较少,对命题作文的要求不够了解,相当一部分考生处理这个命题时出现了偏差。有的考生自拟题目,有的考生虽以“开在生命深处的花朵”为题,但整篇文章对题目避而不谈,只一味谈自己的选题,如勤劳、奉献、自信等。在具体操作中,如果考生自拟题目,一律扣分,以示警告,估计有近1/6的考生于此失误。如果考生文章内容与“开在生命深处的花朵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