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枣庄市惩腐治乱营造经济发展大环境纪实
编者按:长期以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三乱”不仅严重困扰着企业,而且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包括个体及私营企业,对此烦不胜烦,却无可奈何。治理“三乱”,中央也曾三令五申,展开过多次清理整顿,但屡禁不绝。枣庄市委、市政府敢于动真格的,组织全社会力量,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治理“三乱”,并取得明显成效,使鲁南500多家停产、半停产企业走出困境,工业增长速度加快、效益明显回升,为企业正常发展营造出宽松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
枣庄市的做法,为如何治理“三乱”、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枣庄,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以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和能源基地著称于世,有过辉煌。但在经济转轨、企业改制的关键年份,曾被“三乱”折腾得身心憔悴,英雄气短。
“枣庄人民无时不在期望经济腾飞。我们要用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进一步营造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谁破坏了这个环境,谁就要受到严厉惩罚。”1999年9月14日,市委书记张传林在全市治理经济环境工作会议上,代表市委、市政府作出庄严承诺。
并非耸人听闻
枣庄市纪委、监察局曾对24家重点企业进行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收费项目过多过乱,集资摊派屡见不鲜,检查罚款频繁无序,企业苦不堪言。且看这几组数字:泉上煤矿1995年仅16项收费就达25468万元,接受各类检查20多次,甚至就同一内容重复检查;鲁南化肥厂1996年1至9月份,被18个单位上门集资摊派了178万元,相当于全厂两个月的利润,这还不包括摆不上桌面的赞助之类;市运输公司一年营业收入不足4000万元,可名目繁多的收费、罚款多达200万元,占营运总收入的5%以上;某行政管理部门,各种收费项目达21项,然而符合规定的仅有4项,乱收费项目达80%。
倘若说,国有企业成了“唐僧肉”,那么对个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来说,“三乱”的困扰就更为严重了。市纪委、监察局于1998年6月开展了“千户调查”。这次被称之为枣庄市有史以来围绕个体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开展的规模最大的“全方位调查”,结果同样令人扼腕叹息。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收费罚款摊派的部门、单位有22个以上,各类收费罚款项目多达160余项,其中,竟有100多项属于各种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扣押。山亭区某乡一个谈不上规模的小打石场,两个月内被4个单位搜刮了3000多元;市区一小卖部,被某单位一次索取2900余元烟酒、饮料,没有任何说法;商城一家个体灯具小店,春节停业期间被强行收取工商费100余元;一部门颁发的《健康证》,工本费仅1元,却收取170元,超标准169倍。……个别单位、个别人利用手中的特权,当起“第二政府”,“吃、拿、卡、要、报”,进行刁难勒索,严重制约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有著名社会学家把“三乱”同贪污、受贿称为“三大国祸”,让其发展下去,照样也会“国将不国”。对此,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多次治理,然而就是有些单位、有些人明知故犯,我行我素,甚至公开同党委、政府对着干!这个“秃子头上的虱子”,为何如此肆无忌惮?有人讲,是特权思想、官僚主义、部门私利在作祟,甚至于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参与、指导“三乱”;有人讲,是地方重视不够,落实上级政策不力,规范不严,惩处手软,几次治理,只是拉了拉架势,未动真的;也有人讲,“三乱”是经济落后病,“皇粮”不济,“杂粮”找补,经济愈不发达,“三乱”愈烈,“三乱”愈烈,经济愈难以发展,恶性循环;……不论什么原因,这个市场经济的“毒瘤”,党群关系的“分散剂”,改革开放的拦路虎,社会稳定的“地震源”,一天不除,不仅发展经济的大环境恶化一天,也会使正大光明的政治蒙上阴影。这可不是耸人听闻啊!
拉开治“乱”序幕
山亭区山益道路水泥有限公司,这是市委书记张传林第一个批示治理“三乱”的企业。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港商总代理张培良先生面带喜悦地告诉我们,今年新注入资金350万元,上了一条生产线,年内可生产水泥25万吨;并投巨资,将台儿庄区水泥厂租下。可又有谁能想到,一年前,这个满怀鸿鹄之志的企业家,曾经要卷起铺盖,打道回府。
山亭区山益道路水泥有限公司,是山亭区张庄乡与香港双益贸易公司合资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企业陷于瘫痪。1997年5月,由港方承包,独自经营。企业刚刚有了点生机,“三乱”者便涌上门来,使这个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再度陷入绝境。
1998年3月31日,市纪委书记杜学平同志在纪委全体人员会上说,现在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企业垮了无人问津,刚刚冒烟就都来收钱,直到收垮了散伙。山亭区山益道路水泥有限公司,被一些人干扰、刁难得走投无路,这个问题,在全市是不是个别?市纪委要去调查清楚,尽快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