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翻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翻译   【摘 要】以大量的习语实例分析英汉习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提出在进行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应确保原文所具有的隐含涵义的准确翻译,同时根据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准确表达出习语具有的褒贬意义及使用正确的语体,由此探讨反映文化差异中的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翻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26-03   各民族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承载的,其中的习语是语言的精髓部分,所以包含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中都包含大量的习语,它们都是在长期的运用及发展当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本文中所指的习语具有广义的内容,它包含成语和典故、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习语的意义,大多不是指各个词的简单构成,而是着重体现该习语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内涵。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因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各自承载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信息,习语同民族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对习语进行翻译,本质上是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进行有效沟通,怎样才能在译入语中体现原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是习语翻译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拟从跨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初步探讨。   一、英汉习语体现出的各自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都包含大量习语,而习语体现出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   (一)生存环境存在的差异。在各民族的劳动和生活当中,逐步产生民族语言中的习语。英国属于一个古老的岛国,这里的人们以捕鱼和航海为业,这两种产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因为如此,英国语言中有着众多以渔业和航海作比喻的习语,如: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as dumb as a fish; drink like a fish;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catch a crab;put on all sail;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而汉民族居住在广阔的亚洲大陆之上,人们靠土地生存。在语言方面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对钱财任意挥霍,英语的比喻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的比喻为“挥金如土”。   汉民族地域广大,气候变化也很大,所以,汉语中常将季节同气候相联系,如用“东风”代表“春天”,炎热的天气常出现在夏季,故此,以“骄阳似火”来比喻夏天。英国的地理位置处在北温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所以,常用“西风”代表“春天”。如雪莱的名篇《西风颂》有这样的诗句:“O,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在英国,这里的夏季也不同于亚洲大陆,这个季节气候十分温馨,所以,英语常将夏季与“可爱”、“美好”和“温和”等联系在一起。有著名诗人在诗中将“爱人”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思想观念存在的差异。英汉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有时存在着迥异的差别,对待同一事物存在着完全相反的看法,如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在汉语当中,一般把带有贬义的习语和狗联系在一起,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是,在使用英语的民族中,狗却被视为人类的忠诚伙伴(faithful dog)。在英语中,与狗相关的习语常用来指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uy dog (喜欢快乐的人),他们把狗视做宠物,如Love me,Love my dog.汉语里“猫头鹰”是不祥之物,人们认为猫头鹰叫是不吉利的。而猫头鹰在西方文化里,却常用做聪明的象征,例如:as wise as owl。   (三)宗教信仰存在的差异。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与宗教和信仰相关的习语。在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在此之后,人们逐渐接受佛教,认为人间的所有事情都是由佛来控制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习语,如“借花献佛”、“成佛作祖”、“佛性禅心”、“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但在英国,基督教是人们主要信奉的教派,也存在许多有关的习语: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也有诅咒语句:Go to hell (下地狱去)等。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在英语和汉语的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差异也包括了不同的历史典故。汉民族和英国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两种语言当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含有历史典故的习语,此类习语具有结构简单却含义深远的特点。例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东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