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
编者按
交锋,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
这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各抒己见,却又能自成一说。
交锋,对于读者,我们希望从“交锋”者各自观点的阐述中,对同一问题
获得不同角度的思维和认识;对于“交锋”者,我们希望彼此都能静下来心认
真想想对方的论点及其论据,取长补短,来完善、充实自己的学问。因为争论
不是目的,明理方为追求。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是“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在本期的“交
锋”中,您可以站到这两种观点的任何一方,我们也期待着您有自己的见解和
主张,以便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起来。
――聂 闻
拜读李伟先生之作《阅读教学革
命必须明白的事――兼答高子阳先生》
(本刊2014 年第4 期),我不由得想起了苏教版国标本上的一篇课文《争论的故事》。一群肥美的大雁飞过来了,
两兄弟一只还没有打下来,就对煮着
吃还是烤着吃争论不休,结果大雁早
就飞跑了。我非常担心,又一群大雁
带着讨厌阅读、讨厌写作飞离我们、
痛恨我们。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以
写作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真如猛兽一
般吗?
一、为什么那么相信前人?
读李伟之作,方知先生对我的小
作有了一些迷惑。但从先生列举的那
些前人言语来看,确实有很多要说的
话。先生如此相信前人,我觉得更难
撼动我的认知。关于读与写关系的那
个古人的形象比喻,我个人肯定不会
全部相信,因为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
先生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借用张光鉴
先生的相似论中相似块的理论来论
述,我不敢说其不当,但我从脑科学
的研究理论看,先生借用的论述无法
全面解释人之创作机理,因为这个机
理还没有完全破解(人为什么有阅读障碍,脑科学已经破解。人为什么有写作障碍,脑科学正在破解!但从脑科学发现的写作机理初步研究成果来看,决不是相似块可以通吃的)。
关于模仿的问题,先生把朱熹、
吕叔湘、毛泽东都拉来了,我是不是
怕了呢?坚决不怕!我不完全崇拜古
人,我要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思考。
朱熹、吕叔湘、毛泽东等说得有道理(我
永远不会全盘否定模仿,如果遵循二八定律,我的教学追求是20% 模仿,80%做一些创新的事),但他们只字不提创新,把模仿当成无人能动的真理来言说,并引导一代代人去相信,去模仿,千年时间,可谓根深蒂固,从李伟老师的这种坚守中可以看出!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
三代领导人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灵魂”的理念,其实这句话较
早出现在末代皇帝之口,因为封建帝
制彻底瓦解,让这个皇帝彻底醒悟,
缺少创新太可怕。但愿李先生早早彻
悟,因为毛泽东说《金瓶梅》是《红楼
梦》的祖宗,也只是一家之言,因为《红
楼梦》绝对不是《金瓶梅》,《红楼梦》
绝对是一部充满创新思想的巨著。如
果不是和坤作祟,曹雪芹的这一伟大
贡献就不是今天人所知道的那点红
楼梦了(曹雪芹因为和坤,让一部思想巨著的影响力大大下降。而卢梭的思想与曹雪芹这部书所言非常一致。卢梭去世仅仅三年法国人就相信了卢梭,所以法国民族的创新展开了)!
另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读书破万卷的阅读与课文的阅
读教学能一样吗?有神的文章能定
义为模仿之作吗?“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按照李先生对模
仿的尊崇,都熟读唐诗三百首了,为
什么还不会作诗呢?什么叫作诗?先
秦两汉时就明确地将“作”解释为创
造性(注:作,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像衣领初作的形状,表示人突然站起来。本义是兴起。《说文解字》 中 “作,起也”。“起”的东西,是通过人的行为动作做成的,因此“作”又有制造、创造性的含义。在先秦,只有具有创造性撰述的文章才能叫“作”,而具有阐述性的撰述不能叫“作”。所以在先秦两汉,作文,就是指那些创造性的文章写作),但阅读教学那么片面地做模仿习作之事,是不是就是放弃作品的创作性的理解与思考?熟读三百篇,模仿了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创作?李先生又作何辩驳?
古人要学,古人可以相信,但一
味地全盘接纳式相信,对于今天的探讨有可能是破坏。
二、阅读教学革命该明白的课文事
李先生文中所言的一些阅读教
学革命所该明白的事,谈到了“教什
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不是李
先生的创造,是某位大学教授的观点。我曾经就此当面质疑过这位教授,因为我的研究实践发现,“为什么教”比“教什么”、“怎么教”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