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批判性讨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
[摘 要] 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进行“批判性讨论”,涵盖穿越指导、刻意嫁接、罗织缠语、纠葛关系等多幕形式主义谬误。建议研究者在“批判性讨论”时,发扬自新、自变的传统,学会适度质疑、审慎假设、深入观察。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批判性讨论; 适度质疑; 审慎假设; 深入观察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庄惠阳(1977— ),男,福建泉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联合支援法、马克思主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易经时间光锥图等研究。E-mail:sitshnu@。
一、引 言
在漳州南山寺的石佛阁内,有一尊福建省内最大的石笋佛像。相传雕成佛像之后,石匠广邀各界名士前来瞻仰品评。他颇自负,声称若有人指出破绽,则工钱分文不取。石佛远观雄伟肃穆,可谓“尽善尽美”;近观难察缺陷,可谓“精致逼真”。忽然,人群中闪出一个小孩,说道:“指头那么大,鼻孔那么小,如何伸进去挖鼻屎?”[1]这句话不仅言中局部的茬子,还言中整体的破绽,与“皇帝着新装”如出一辙,使众人恍然大悟。在中国教育技术学术花圃中,有些理论一样存在着整体的破绽、局部的茬子,却因研究者各致其说,无暇跨方向评点他人观点,最终相袭成风。
“中国需要的是一个有批判和反省能力的、拒绝盲从的知识界。”(Perry Anderson)[2]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指出:纯理论家选择“较好”的理论不止有一种行动方法,而“最佳”理论只能依据我们的“批判性讨论”。[3]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有待进行“批判性讨论”,从而脱颖而出,成为“最佳”理论。“有关人类学习的理论不存在一种最完善的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另一种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中间的任何一种理论,都只侧重于某一方面,是从不同的视角或不同的层次上,对现有不完善理论的补充和修正。因此,任何一个理论都是不全面的。但是,正因为这些不同视角理论的不断完善、探索和努力,使得我们看到了旧理论所缺失的部分,由此朝着学习的本质又更接近了一步。”(徐晓东)[4]从事与时俱进的学科理论研究,我们要么根据常识来总结理论,要么根据经验来总结理论。可是,常识、经验不断变动,与常识、经验相关联的知识也不断变动。[5]变动的常识、经验、知识因为模糊、不确定,难以成为可靠的出发点。于是,借波普尔之眼以观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发现“批判性讨论”是不断修正常识、发现思维谬误的主要手段。只有经过“批判性讨论”,才能找到彼此理论的谬误以及引发谬误的根源。只有进行“批判性讨论”,才能避免使针锋相对的理论“两败俱伤”,最后“朝着学习的本质又更接近了一步”。我们需要经历如此严谨的争鸣历程,从而推陈出新,不断丰富整个学科以及多个方向的“最佳”理论!
二、“批判性讨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
对理论进行“批判性讨论”,虽然不能骤然达到绝对真理,却可使谬误在认真批判中暴露原形,在反复讨论时接近真理。[6]整理十几年来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发现有以下一幕幕有待“批判性讨论”的形式主义谬误。
第一幕:穿越指导
所谓“穿越指导”,是指令陈年经典强行超越时代局限,指导学科理论研究。譬如,运用“阴阳说”指导解决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认为这一“《周易》哲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尤其在教学观念、要素结构、系统建设、教学设计、发展思路变革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7]固执于“穿越指导”之术,不仅无益,反而贻害心智。
“当前还有一些人借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义,把《周易》及阴阳学说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似乎成了集科学的大成,成了中国以至世界一切科学的源泉。”[8]《“阴阳说”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9]等文章抬高阴阳学说,使阴、阳属性风马牛不相及地牵连着当今人、物、事。“一阴一阳之谓道”,究竟启示哪些道理?通读第一篇文章,看到的是来自《易传》的启示,而非来自《易经》的启示。查代春等学者首先把《周易》大帽戴在《易传》小头之上,随后,费了近半笔墨来归纳《周易》“阴阳说”的哲学思想,即无中心观、两点论、转化观、变易说、和谐观。变弄“阴阳鱼”道具,从而随时变幻“两仪”指代的对象:启示一的“两仪”指代教学双方;启示三的“两仪”时而指代支持者和学习者,时而指代教与学双方的主体地位,时而指代教与学;启示四的“两仪”指代学校/教师和学习者;启示五的“两仪”时而指代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时而指代硬件和软件。“阴阳鱼”道具很容易被套用!将“阴鱼”套用在一个对象上,这个对象就化身为“阴仪”;将“阳鱼”套用在另一个对象上,这个对象就化身为“阳仪”。查代春等学者最初为了在远程教育教学中破除“中心论”,即哪一方都不是中心,到了最后,涉及两方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