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_2提取野菊花中的精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 1卷第 6期 生  物  质  化  学  工  程 Vol. 4 1 No. 6 2007年 11月 B iom a ss Chem ical Engineering Nov. 2007 超临界 CO2 提取野菊花中的精油 罗金岳 , 王贝贝 (南京林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0037) 摘  要 :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 ,研究了从野菊花中提取精油的工艺并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 。对影响超临界 CO2 萃 取精油的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 , 得到较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 , 萃取温度 35 ℃、分离温度 30 ℃、萃取时间 90 m in、萃取压力 25 M Pa、CO2 流量为 30 kg/ h。在上述萃取工艺条件下 ,精油得率 9. 65 % 。经 GC- M S分析鉴定了野菊 花精油成分 43个 ,主要是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 、烷烃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等 。 关键词 :野菊花 ;精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中图分类号 : TQ9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 - 5854 (2007) 06 - 00 11 - 04 Sup ercritical CO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 il from the 2 Flower of Chry san them um ind icum Lamb LUO J inyue, WAN G B eibei (Co llege of Chem ical Engineering,N anj ing Fore stry U n iversity, N anj ing 2 10037 , Ch ina) A b stract: The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condition s of e ssen tial oil were studied u sing the flower of Ch ry san them um ind icum L amb a s the starting m aterial w ith sup ercritical CO2 p roce ss. Influence s of extraction temp eratu re, extraction p ressu re, and extraction tim e on the con tent of e ssen tial oil were investigated, and su itab le condition s were determ ined ba sed on the singlefactor te sts. They were as follow s: extraction temp eratu re 35 ℃, sep aration temp eratu re 30 ℃, extraction tim e 90 m in, extraction p ressu re 25 M Pa and CO2 flow 30 kg/ h. The yield of essen tical o il wa s 9. 7 % under above condition s. U sing GCM S analysis, 43 compound s were identified. They were m ain ly terp en compound s and their oxide s, hydrocarbon compo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