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非子》与中国古代治吏不治民法律传统的形成
《韩非子》与中国古代治吏不治民法律传统的形成
彭炳金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其著作((韩非子》中提出了“欲利自为”的人性论
作为实行法治的理论基础。《韩非子》强调,法治的重点应该放在治吏上,提出了“明主治吏不治民”
的口号。《韩非子》“治吏不治民”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以法治吏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韩非子》;治吏不治民;法律传统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一公元前233年),战国时韩国人,“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
而其归本于黄老。”与李斯一同拜苟子为师。韩非子口吃,不善说辩而善著书,韩非子见韩国日渐削
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子著《孤愤》、《五蠢》、《内外储》、《说林》、《说难》
等,阐明自己的法治主张。韩非子的文章被传入秦国,得到秦王赏识。后来韩非子作为韩国使者入
秦,被李斯、姚贾陷害下狱,自杀而死。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提出了“欲利自为”的人性论作为实行法治的理论基础。
韩非子认为趋利避害、好逸恶劳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利害关系。韩非子彻底否定
了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并且认为人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道德教化并不能使人弃
恶从善,只有严刑重罚才能制止犯罪。韩非子批判继承了申不害、慎到和商鞅的法治思想,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法、势、术相结合的法治理论。法是治国的根本手段,君主应该抱法处势,利用权势来
推行法治,并用权术来加强和巩固君主的权势。
一、“欲利自为”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君臣关系
韩非子政治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加强和巩固君主对国家的绝对统治,权威,因此,韩非
子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法律思想。
(一)“欲利自为”的人性论
儒家孟子主张性善论,而儒家得另一代表人物苟子在人性论上则与主张孟子不同,苟予则主张性
恶论。苟子之所以认为人性是恶的,是因为人生来就有好利之心。“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
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
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苟予认为顺从人的本性就会引起纷争、暴乱,从而造成了社会的动乱。
法家对人性的看法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法家认为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例如
《管子》说:“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也。……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
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圆商鞅也说: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礼之法;求名,
失性之常。奚以论其然也?今夫盗贼上犯君上之所禁,下失臣子之礼,故名辱而身危,犹不止者,
利也。其上世之士,农不暖肤,食不满肠,苦其志意,劳其四肢,伤其五脏,而益裕广耳,非性之
常,而为之者,名也。故日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锄
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的、“好利恶害”的。即人都是自私自利和趋利避害的。“好利恶
害,夫人之所有也。”鲫“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唾1
作者简介t彭炳金,天律师范人学法学院教授,法律史专业硕?L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博:}二。
小王先谦:《绚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34贝。
∞黎翔风:《管了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2、1015页。
营商亨:《1萄君书沣译》,中1#二f弓局1974年版,第64页。
鲫王先慎:《韩非了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69页。
@+I二先慎:《韩非了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74页。
曲王先慎:《韩1F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8页。
739
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9’年会学术论文集
很多人误以为韩非子是主张人性恶的,因为韩非子曾经师从苟子,而苟子是主张人性恶的:好
利恶害是苟子性恶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韩非子人性论的基本内容。其实,韩非虽然师从苟子,
但并没有师从他的性恶论。“原因是两人对‘好利恶害’的人性所持态度根本不同,苟子是否定的,
韩非子是肯定的,因而两人对人性好利恶害的道德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