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可解释与预测企业导入资讯系统的理论.doc
一個可解釋與預測企業導入資訊系統的理論
余強生
摘要
雖然企業導入資訊系統、運用資訊系統增進企業的工作效率、服務品質、乃至於商業上的競爭力,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但直到最近,因網際網路與資訊系統在技術上不斷的突破與驚人發展,電子化企業才成為各企業電腦化MIS 領域關鍵字:企業e化企業電腦化、從30年前企業電腦開始,一直到現在的企業e化,了解企業導入資訊系統的過程一直都是MS 領域主要研究之一整理30年關企業資訊系統導入的研究可發現,企業電腦化/e化的研究主要:從個案訪談或相關實證文獻的發現,去建立其研究架構,企業導入資訊系統借用域的其研究架構,企業電腦化/e化企業導入資訊系統資訊系統的導入其研究架構個案訪談或相關實證文獻的發現,去建立其研究架構,用一些理論來做為其研究架構的,結果時點、的。企業電腦化/e化的過程,從開始到結束是有一段時間的整個過程是動態的、因此上的研究,在詮釋企業e化的因果,總是不免有其侷限性,也因此Yu(2005)嘗試以詮釋整個企業電腦化/e化的因果關係做法,有其侷限性與跳不脫的巢,因為不管的有借用來的理論MIS學域中有關企業導入資訊系統的過程。
有鑒於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針對企業電腦化/e化建立一個一個合的理論,詮釋從開始前、執行中、一直到上線後乃至運作一段時間後,企業電腦化/e化的因果關係,背後,也是很典型MIS學者的做法,就是借用域的建立研究架構,用域的建立理論,理論企業導入資訊系統企業企業企業e化、
奠基於前述,企業電腦化的演進,可以上面的圖一來表示。從圖一可清楚看出,企業電腦化的目地,不再只是為了解決單一部門、單一功能的需求,而執行資訊系統的導入,在2000年代的今日,企業電腦化的目地,完全著眼於提升整個企業的競爭力,而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重點,可能是為了要提供給顧客更快速的服務、可能是為了要提供給企業內員工更精確與更有效率的工作流程、也可能在於提供高階主管第一時間的全球營運資訊等,換句話說,企業發展與競爭的策略會影響企業導入資訊系統的目地與策略,而根據企業資訊系統所提供的情報,企業會據以修正或創新其競爭與發展的策略。因此,資訊系統對企業而言,不再是一堆機器、電腦或電子化網路的科技名詞,隨著企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 BI)、無形資產、智慧資本、網路企業等觀念的興起,資訊系統的導入已不僅是其實質資本的支出,對內而言,更是其企業競爭力的一個利器,對外而言,是此企業形象、服務、接單能力等無形資產的一部份。
參、Confirm)(是否要持續使用、擴大使用或停止使用),這一連串過程中各階段(Knowledge、persuasion、decision、implementation和confirmation)的重要歷程。由於 DOI的實用性,四十年來有無數的研究採用為其理論基礎,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蓬渤發展,有許多學者進一步利用來各種Liao, 1999; Al-Hakim, 2005; Yu, 2006)。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在1986年被提出來(Davis, 1986),由於此模式的易用性與有用性,近二十年來已有無數的研究採用TAM為其理論基礎,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資訊科技、資訊系統Venkatesh et al, 2003),然而由於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科技
圖三 科技接受模式 (Davis et al., 1989)
在2005年,學者Yu曾利用源自於TRA的「信念-態度-行為-結果」(Belief-Attitude-Behavior-Result: BABR)的方法論去找出企業在導入資訊系統前、中、後的關鍵因素以及這些關鍵因素之間的連鎖關係,其根據14家企業的個案訪談與127個有效企業樣本,以詮釋整個企業電腦化/e化的因果關係
Belief Attitude Behavior Result
(Concept) (Plan) (Perform) (Effectiveness)
P3 E1
B1 A3 P7 E2
B4 A4 P9 E3
B5 A5 P10 E4
P12 E5
圖四 信念-態度-行為-結果的BABR模式 (Yu, 2005)
Note. denotes significant impact, denotes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and denotes extreme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BL PartyBox 1000用户中文手册.pdf
- 2023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4》单元测试(附答案).doc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理论部分) 网络体系结(一)网络体系结构概述.pdf VIP
- AP物理2 单元练习题1 Fluids and Thermal Physics.pdf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七) .docx VIP
- EPC工程设计管理主要内容.docx
- 装修公司融资商业计划书(精选5).pptx
- 生化期末考试吉林大学2015.pdf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训.pptx VIP
- 2023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 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