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pdf
农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谢安斌魏彩春陈永伍区献记陆小宇李英华武春源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农业农药废水治理技术方法
及其治理效果,展望了新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同时指出 可生化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将成为我国吡虫啉农药废水处理 杨青[12]等采用神经网络算法仿真模拟了纳滤系统去除污染物
技术的发展趋势。 的过程,建立了纳滤分离动态模型,预测了多影响因素(进水COD
关键词:农业农药;吡虫啉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浓度、盐浓度、磷浓度、膜操作压力、膜面流速、运行时间)作用下
的吡虫啉农药废水中污染物去除规律和实时性动态变化。
1农药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杨青【13]等采用不同类型纳滤膜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考察进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行业在我国国 水水质、操作压力对膜通量、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将
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吡虫啉是一种烟碱类高效杀虫剂,具有低毒
m、高效、广谱的特眭,成为新一代农药的代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94%,膜通量提高至12u(ITl2·h)以上,满足应用要求。
该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毒陛大、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水量大、水质不 周守勇[14】根据碳酸钾、碳酸氢钾、氯化钾及水的四元体系在
稳定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毒f生有机废水,为废水的处理 293K时的溶解度及相图,分析研究了吡虫啉废水中各种盐的析
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污染。 出顺序及析出量,确定了合理的碳酸钾回收工艺。产品纯度可达
97.5%,碳酸钾回收率达85%,能够回用于吡虫啉的合成,每立方
2吡虫啉生产废水的特点 废水可实现收益约1471元。
吡虫啉的合成路线多样[21,每种工艺都有不同的废水成分,且4吡虫啉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展望
废水产生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具有废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
毒性大、难处理等特点。 吡虫啉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复杂多样,仅用单一的处理工艺
李志伟等【3】采用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吡虫啉生产 很难达到预期的处理目标。改善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研究开发处
废水中咪唑烷、丙烯腈和N,N一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这些物质 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的废水处理新方法是目前农药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因此,发展吡虫啉农药废 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水的处理技术十分重要并且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惠君,郑巍,刘维屏.新农药吡虫啉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呼吸
3吡虫啉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的影响叨.环境科学.2001,22(4):73—76.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应 [2比虫啉生产工艺简述叨.中国农药,2010,6(2):4-6.
用于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由于吡虫啉生产废水具有COD浓度[3]李志伟,刘佳,李辉,等.吡虫啉生产废水中部分有害物的测定
高、化学结构稳定、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为提高吡虫啉也产废水的 【J].农药,2009,48(4):265—266,273.
可生化性,需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 [4]杨晓燕,陈雷,陆雪梅,等.微电解一芬顿法预处理吡虫啉农药
杨晓带I等采用微电解一芬顿法用于吡虫啉农药生产废水的预处
理,该法有效降低了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陛。实 [5]韩玉英.催化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Cu/Mn催化剂稳定性叨.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2,30(4):42—45.
验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