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中的后设策略:《仲夏夜梦》及其它散例〉。《英美文.docVIP

〈莎剧中的后设策略:《仲夏夜梦》及其它散例〉。《英美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莎劇中的後設策略:《仲夏夜夢》及其它散例〉。《英美文學評論》5(2001): 55-87。 莎劇中的後設策略: 《仲夏夜夢》1及其它散例 邱 錦 榮 摘要 後設文類獲得「正名」雖在一九六0年代之際,但是後設策略的應用其實在個別文類裡早已萌芽。比較精緻的後設戲劇形式在文藝復興後期出現,新興的劇型打破戲劇與實際人生的分界,劇作家自我審視的意圖遠超過其模仿真實人生的初衷。後設戲劇對戲劇之於人生的辯證可以簡化為:戲劇並不反映人生,戲劇反映自身,亦即:人生/戲劇在參考座標上已經主客體易位,「人生如戲」的古典說法可以新解為:戲劇提拱我們觀省人生的看法。 後設戲劇的理論在四十年前才成形,而莎翁在四個世紀前已經試驗了各種不的後設策略以揭示戲劇本質。本文將以《仲夏夜夢》為討論的主軸,並援引其它九齣莎劇做為佐證,勾勒出莎劇的後設面貌。 關鍵字:莎士比亞,後設戲劇,後設劇場,《仲夏夜夢》 Shakespeare’s Metadramatic Devic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nd Other Examples Chiu Chin-jung Literally, metadrama is drama about drama. Technically, any play which has as its subject other play(s) or drama in general, or which attempt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atrical practice and conventions and to establish general “poetics” for this particular genre qualifies as metadrama. On different scales Shakespeare experimented with metadramatical devices, ranging from the play-within-the-play to verbal and spacial allusions to theatrical reality. Focusing o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nd drawing on nine other Shakesperean plays,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Shakespeare’s dramaturgy in this respect. My reading of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suggests that the play mirrors the process of theatrical production. The inner play seems on the surface to go against the grain theatrical representation, but on a deeper level, it serve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an investigation of representation. Key words: metadrama, metatheater, Shakespear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後設文類獲得「正名」雖在一九六0年代之際,但是後設策略的應用其實在個別文類裡早已萌芽。以戲劇為例,早期的英國道德劇《第一個牧羊人劇》 (The First Shepherds Play)已經凸顯演員/角色以及扮演/個人化動作之間的落差和拮抗(Furnish 139)。 比較精緻的後設形式,即批評家所謂「以過程為成品」 (process as product) 的戲劇則尚待文藝復興後期才出現 (Cope 158; Brustein 316 ),除了莎翁之外,迦德宏 (Calderón) 和拉辛 (Racine) 等大家都留下後設技巧非常成熟的劇作。至於考掘後設為何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的表現手法,則要回溯一段西方思想史:一九六三年正式拈出「後設劇場」一詞的艾伯 (Lionel Abel)認為當時神權退位,個人意識抬頭,使得純粹宿命式的悲劇殊不可能,新興的劇型打破戲劇與實際人生的分界,強調兩項命題:一、人生是舞台 二、浮生若夢 (105)。換言之,劇作家自我審視的意圖遠超過其模仿真實人生的初衷。使用後設質素的戲劇此後似乎消失了兩個世紀,直到二十世紀忽而蔚為風潮,皮藍代羅(Luigi Pirandello) 的《六個尋找劇作家的

文档评论(0)

wen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