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 教学课件 作者 贺建涛 第二章.ppt

地基处理 教学课件 作者 贺建涛 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概述 (1)定义 换填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不满足地基性能要求的土层(或局部岩石),全部或部分挖出,换填上符合地基性能要求的材料,然后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换填垫层法按其换填材料的功能不同,又分为垫层法和褥垫法。 垫层法——又称开挖置换法、换土垫层法,简称换土法。通常指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建(构造、)筑物的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很大时,将基础底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的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矿渣、粉煤灰)或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夯、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它包括低洼地域筑高(平整场地)或堆填筑高(道路路基)。 2.1 概述 褥垫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局部压缩性较低的岩石凿去,换填上压缩性较大的材料,然后分层夯实的垫层作为基础的部分持力层,使基础整个持力层的变形相互协调。褥垫法是我国近年来在处理山区不均匀的岩土地基中常采用的简便易行又较为可靠的方法。 2.1 概述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2 换填垫层设计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3 垫层碾压施工 2.4 质量检验 2.4 质量检验 第二章 换填垫层法 ⑨ 按褥垫所需的厚度开挖褥垫槽时,其底面宜凿成斜面,以协调地基的变形。为便于褥垫调整基础的沉降,基槽要稍大于基础宽度,并在基础周围与岩石之间涂上沥青。 回填可压缩性的褥垫材料时,应分层夯实。利用矿渣(颗粒级配相当于角砾时)作褥垫调整沉降幅度较大,而且不受水的影响,性质比较稳定,所以效果最好;对于松散材料(如炉渣、粗砂、中砂等)不仅要防止水泥、石灰等胶结材料混入,而且要防止浇混凝土基础的水泥浆渗入,以避免褥垫固结而失去作用。利用粘性土作褥垫,调整沉降虽然灵活性较大,但应采取防止水分渗入的措施,以免影响褥垫的质量。 褥垫的施工质量可用夯填度 控制。夯填度是指褥垫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应根据试验或当地经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列指标控制施工质量:对中砂和粗砂,可取 值为0.88,即虚铺250mm夯至220mm;对于土夹石,可取 值为0.70,即虚铺250mm夯至175mm;对于炉渣,可取 值为0.66,即虚铺250mm夯至165mm。 第二章 换填垫层法 (1) 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的检验可用环刀法、贯入法、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压实系数也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 ① 环刀法 ② 贯入测定法 先将砂垫层表面30~50mm厚的砂刮去,然后用钢筋的贯入度大小来定性检查砂垫层的质量。根据砂垫层的控制干密度预先进行相关性试验确定贯入度值。可采用直径20mm及长度1.25m的平头钢筋,自700mm的高处自由落下,贯入深度以不大于根据该砂的控制干密度测定的深度为合格。 第二章 换填垫层法 (2)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3)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对于大型工程应按单体工程的数量或工程的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 * 第二章 换填垫层法 第二章 换填垫层法 (2)作用 ① 垫层法: a. 提高地基承载力 b. 减少沉降量 c.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d. 防止冻胀 e. 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和胀缩性 第二章 换填垫层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