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饰染色单板光变色与规律及抑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摘 要 本论文以I一214杨和樟子松为试材,酸性大红GR和酸性蓝为染料,制备了单板、 染色单板;以水性的丙稀酸和双组份聚氨酯清漆为涂料,采取直接涂饰和覆膜的方法制 备了涂饰单板、涂饰染色单板。将上述材料的试件分别置于氙光衰减仪(X25F)内,进 行了0~100h辐射试验。研究分析了单板光变色的规律和试验因子的影响,并对直涂和 覆膜的涂饰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同时,对试验使用的涂料进行了纳米Ti02和UV吸 收剂的改性,并对改性涂料涂饰的染色单板进行了氙光辐射试验,研究了改性涂料涂饰 染色单板光变色的规律,探讨了改性涂料对抑制涂饰染色单板光变色的作用。采用傅立 叶红外光谱仪对涂饰染色单板光变色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是: 1.系统地研究了单板、染色单板及其直涂单板的光变色规律,并利用SAS均衡试 验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染色单板和直涂染色单板光变色因子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单板、 染色单板及其直涂单板受氙光辐射均易产生变色:单板、直涂单板的光变色规律基本相 同;不同染料的染色单板、直涂的不同染料染色单板的材色指数L.、总色差值△E.ab (光变色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材色指数a·-b·的变化方向不同。染料品种是影响 染色单板光变色的主要因素,经氤光辐射100h后,酸性蓝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酽ab 涂料种类是影响直涂染色单板光变色的主要因素,经氙光辐射100h后,直涂的酸性蓝 见,这两种清漆的直接涂饰对抑制染色单板的光变色作用不明显。 2.利用水性的丙稀酸和双组份聚氨酯清漆,采用直涂和覆游离膜的方法研究了直涂 与覆膜单板、覆膜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规律和差异,分析了两种清漆游离涂膜对单板及染 色单板光变色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覆膜单板、覆膜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小于直涂的, 而覆膜与直涂单板、直涂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规律基本一致;两种清漆游离膜下的单板和 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均小于未覆膜的。因此,利用覆游离涂膜的方法研究涂饰单板和涂 饰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规律是可行的;清漆游离膜对膜下单板及染色单板的光变色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 3.水性的丙烯酸和双组份聚氨酯清漆涂膜本身受氙光辐射也会发生变色,后者的 组份聚氨酯漆膜的色品指数b·值显著增大,其色品指数差Ab·值(5.10)是水性丙烯酸 摘 要 漆膜△b+值(2.09)的2倍多,表明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漆膜易黄化。然而,黄化的水性 双组份聚氨酯漆膜具有滤光作用,从而使膜下单板受到一定的保护,其游离涂膜对抑制 膜下的单板及染色单板的光变色优于水性丙烯酸清漆游离涂膜。 4.利用纳米Ti02对水性的丙烯酸和双组份聚氨酯清漆环保涂料进行了改性,制备 了性能稳定、分散均匀、呈纳米态的Ti02浆料及其涂料。研究了纳米Ti02与Uv吸收 剂的改性涂料涂饰的染色单板光变色的规律,探讨了抑制光变色的作用及机理。经氙光 辐射100h后,水性双组份聚氨酯和水性丙烯酸清漆涂饰及未涂饰的染色杨木单板的总 uV吸收荆改性的水性丙烯酸清漆涂饰的染色杨木单板的总色差△E*ab值分别为11.75、 9.90。覆uv吸收剂改性漆膜、纳米Ti02改性漆膜、未改性漆膜以及未覆膜的染色杨木 单板化学组分的非共轭羰基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吸收强度依次增强;芳香环骨架C-C 振动的吸收峰吸收强度依次减弱。结果表明,利用纳米Ti02与uV吸收剂改性的水性 丙烯酸和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清漆进行涂饰对抑制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具有显著的效果。 UV吸收剂改性漆膜对光辐射抑制性最好,纳米Ti02改性漆膜次之,未改性漆膜效果最 差。 5.揭示了杨木木材的光变色机理,即氙光辐射100h后的杨木木材化学组分的非共 轭羰基C=O振动的吸收峰吸收强度显著增强;共轭羰基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吸收强 度有所增强;芳香环骨架C-C振动的吸收峰吸收强度明显减弱;c一0-H振动的吸收峰 吸收强度有所减弱。因此,经氙光辐射后的杨木木材化学组分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助色基团:木质素中的酚类单元在紫外线的辐射下形成甲基苯醌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吸 收能量被激发并继续从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中夺取氢原子,进而引发更多的木质素结构 形成苯醌类发色物质,使得木材发生变色。 总之,本论文关于涂饰染色单板光变色的研究,得出了涂饰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规律 和试验因子的影响,揭示了杨木光变色机理;制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