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 功能、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的提高,显示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改 极治疗,有助于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及治疗相关症状, 善。中医症状量表、体能状态测评(KPS、ECOG)也显示了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由于本次研究过程中入组的患者标本量偏 样的结果。 少,观察时间也比较短,更有说服力的结果需要继续进行。 研究结果提示,同步放化疗过程中,予以中医药方法积 李振华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王海军 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学校450005李郑生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0008 李振华教授,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中医主任医师。2009 李老治疗脾虚证时,健脾常用甘味药。指出甘昧药入脾 年4月入选国家“国医大师”。曾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 经,有益气健中、补养脾胃之功效,但药性有偏温偏寒之别, 事、现为终身理事, 199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味甘性温者有补气助阳之功,常用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 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0余年来, 术、山药、白扁豆、炙甘草、大枣等,适用于以脾胃气虚为主 李老一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学 的病证。偏阳虚或脾胃虚寒者,又需辛热之品以温补脾阳以助 术造诣较深,擅长于治疗急性热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病,先后 运化,如桂枝、吴茱萸、干姜、制附子、肉桂、高良姜等品。 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2005年4月李老作为伞国著名名老中医以此为主用于脾胃气虚阳虚证收到良效。 之一,参加“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 举一医案:杨某,女,53岁。2005年3月3日初诊。患者 传承”课题研究。2006年12月李老荣获伞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间断性胃脘隐痛8年余,每冈饮食不调或寒温不适而使病情复 别贡献奖。我们有幸作为李老的弟子和学术继承人,通过多年 发或加重。初诊: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腹胀纳差,嗳气,身 的跟师临证和参加科研工作,体会了李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 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日行2—3次,呈慢性病容。经 验与治疗特点。现将李振华教授多年来形成的脾胃病学术思想 某市中心医院胃镜检查提示: “慢性红斑性胃炎”。曾服多 和治疗经验归纳论述如下: 种西药及中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终未痊愈。望 一、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李振华教授经过多年 之面色萎黄,舌质淡,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腻,诊脉沉 临床实践和对脾胃学说的精心研究,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 细。根据脉症,诊断为脾胃虚寒之胃痛(慢性红斑性胃炎)。 多实证的学术观点。脾胃位于中焦,丰受纳与运化,脾的运化 此为脾胃虚弱,日久4i复,致脾阳小足,寒自内牛,胃失温养 功能全赖脾的阳气作用,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阳,则可造成 所致。治法:温中健脾,理气和胃。方以李老自拟验方香砂温 脾虚证:脾胃病日久或它病日久,损伤脾气以至脾阳,亦可形 成脾虚证,故脾本虚证无实证。胃丰受纳,以降为和.以通为 用。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牛冷寒凉,或嗜食辛辣、 肥甘厚味,饮食停滞于胃,或寒凉、积热蕴积于胃;或感受外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腹胀、嗳气、四肢欠温等症状消失,纳 邪,寒、热、秽浊之气犯胃,它如情志伤肝,肝气犯胃等,皆 食正常,面色红润,大便成形,此为脾阳回复,脾气健运,纳 可使胃之受纳、和降失职,胃气不降,浊气壅塞,形成胃之实 运复常,故病情得以好转。久病初愈,仍需健脾围护胃气,继 证,故胃多实证。 服香砂六君子丸以健脾和胃,巩固疗效。本例脾胃虚寒之胃 《内经》载:“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伤寒论》亦阐 痛,李老治以温中散寒、理气和胃。在香砂六君子汤基础卜加 述了阳明病为实,太阴病为虚的理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 减变化而成香砂温中汤,药用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益气健脾和 提出“内伤脾胃,百病南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 胃,又重点选用干姜以温中散寒,用辛温之桂枝以振合脾阳。 之论。李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充分 好转后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善后治疗,巩崮疗效,体现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