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脉-探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鉴于舌下络脉诊法对于中医诊断疾病,尤其是诊断血瘀证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198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对舌诊的统一名词和舌下分部作出规定,确 定了“舌脉”的名词及其分布。及至1985年《中医年鉴》称此诊法为舌下络脉诊法, 《中医诊断学》统编教材第5、6、7版均已将舌下络脉作为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规 定了舌下络脉望诊的方法、内容、意义和正常值,使舌下络脉的望诊逐步趋于规范 化,得到了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岳小强,邓伟哲,等.应用舌诊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对原发性肝癌舌质颜色的定量分析.中西医结合 学报2003,l(3):180—183 2林瑞奋.范德蒙.舌脉异常形成机理的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1):3—7 3刘庆。岳小强,凌昌全.舌诊客观化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1):66—70 4靳士英,薛红仙.慢性严重肝病舌脉诊临床意叉的探讨明.实用医学杂志,1997,13(9):622—623 5李璞,王香兰,赵丹.726例中老年舌络、舌色的临床观察.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2):38.-40 6陈群滁志伟,柴雅倩.舌下络脉诊法研究概况.新中医2003,22(2):53-55 “滑脉”探疑 丁成华1方华珍1曹晓瑞1巴哈尔2 (1江西中医学院330006) (2新疆医科大学830054) 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对滑脉阐释如下;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 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浮、中、沉取皆可感到。 临床意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机理分析: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滑者,阴气有余也。”痰湿留聚、食积饮 停,皆为阴邪内盛,邪气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脉见圆滑流利。火热之邪波及血 分,血行加速,则脉来亦滑但必兼数。 滑而和缓之脉为平人之脉,多见于青壮年,张景岳说:“若平人脉滑而冲和,此是 荣卫充实之佳兆。”育龄妇人脉滑而经停,应考虑为妊娠,若过于滑大则为有病。 对以上文字解说,提出以下思考与同道商榷,以期抛砖引玉。 1.滑脉特征 中医对滑脉特征有详细的描述, 《素问·大奇论》云:“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 手者,按之不可得也”。《脉经》描述为“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 手”。《伤寒论·平脉法》中言:“问日:翕奄沉,名日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 319 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 《濒湖脉学》云.‘‘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这 与《脉经》所论“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手”相一致。故教材描述 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 寸部滚动,浮、中、沉取皆可感到”。但这种表述及“滚动”的感觉仍让后学者感到困 惑。如何解脱困惑,在此提出思考商榷内容之一。 2.滑脉机理 关于滑脉形成的机理,教材引《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滑者,阴气有余也。”进 一步解释说:“痰湿留聚、食积饮停,皆为阴邪内盛,邪气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脉 见圆滑流利”引文中“阴气”是指“阴邪”吗?提出思考商榷内容之二。 首先讨论一下痰湿留聚、食积饮停的致病特点。由于痰湿因津液结滞而生,食积 饮停均为有形之邪停滞。痰湿、食积这些有形之邪,都会阻碍气机,影响气血的正常 运行。痰湿的产生,多因气机郁滞,饮食所伤,气化失常,津液输布不利,停滞而为 痰浊。邪阻脏腑亦为生痰浊之常见病机,如热结、寒凝、湿阻、气滞、血瘀等邪气阻 滞脏腑,影响气化,导致津液水湿停滞产生痰浊。痰浊的致病特点①痰阻气机i②痰 滞经脉;③痰阻脏腑;④壅滞清窍;⑤妨碍气化。痰浊的致病特点与教材解释滑脉机 理“痰湿留聚、食积饮停,皆为阴邪内盛,邪气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脉见圆滑流 利,,之说较难吻合。教材解释的滑脉机理似乎亦与紧随其后的涩脉机理“气滞、血瘀、 痰浊、饮食等邪气内停,阻滞脉道,血脉被遏,以致脉气往来艰涩”的解说有点自相矛 盾。由此后学产生疑问,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因在怎样的条件下成为阻滞脉道的因 素导致涩脉,又在怎样的条件下成为鼓动脉气的因素形成滑脉?邪气在体内是如何鼓 动脉气的?“邪气充渍脉道,鼓动脉气”之说,能够支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