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一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药业,2008l17(22):35.
【6】 陈志娟,高静,赵杨,等.降脂冲剂中何首乌与决明子的薄层鉴别【J】.天津中医药,2008,
25(2):159-160.
【7】 李明,周大颖,田园,等.中药姜黄的薄层色谱研究【J 1.贵州化工,2008I(1):3l一34.
论中药的煎药及服药法
张勐梅秀荣
笔者以下所述中药的用法,主要指常用汤剂的煎煮应当注意的事项以及各种药剂的服用方法。
煎煮汤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煎药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要求。用水必须洁净,一般可用
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在容器内浸药令匀,用水
量应以淹没药物或稍高为度。至于火候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
其他芳香性药物都应避免久煎,应当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以避免久
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而补益滋腻药物则大多可以较久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
其他如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人汤更宜久煮。在一个处方中如果各个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有显
著差别,就应当分别先后,次第煎煮,其中的芳香药等则须待矿物、贝壳及某些根类药物先煮沸约
lOmin后再放入。有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可用纱布包裹煎煮,使不致浮散,以便饮服。
若处方中有不宜煎煮的药物,可另行溶化(如芒硝)然后同煎取的其他药液混合。
方剂中的液态药物(竹沥、姜汁等)亦不入煎,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得。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
三七、川贝母)通常多制成散剂与煎得的其他药物药液同服。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龟板胶等则当另行
烊化然后混合其他药汁服用。服药方法,汤剂都宜于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是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
宜小量频服;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冷服或凉药热服的。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以外,一般
都用温开水吞服。服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说来,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和
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其他药物一般也宜在饭后
服,而安眠的药物则应在睡前服。无论食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l一2h左右,以免
影响疗效。
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3次。病缓可服2次;而病重病急的可隔4h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
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
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浅探导致中药致病伤身的主要原因
吴代全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性质差异大。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中药,才能治病强
身,否则会致病伤身。为了减少或避免药疗纠纷和药疗事故的发生,据同行的经验和教训加上笔者近
三十年的实践体会,现将造成中药致病伤身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以供同道参考,引以为戒。
·112·
…………………………一一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1 从业人员的素质差
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几方面。一是在中药的生产、经营,使用系
统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为非专业人员或未经系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JIl二是无序竞争,惟利是
图,三是重医轻药;四是停滞不前,不求进取与更新。
2 中药本身的偏性与毒性
“是药三分毒,药毒猛如虎”。一方面每一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偏性,对其鉴之不准,制之不当,
用之不妥,便会成为毒药。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过量的细辛、肉桂等辛热药物,等于火上加油,会引
起血尿或鼻血;另一方面个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其药理作用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
当会致人中毒甚至死亡。如卫生部制定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砒石等28种中药为毒
性中药,须严格管理和应用。如生附子中含乌头碱,小剂量(50200mg)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
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再一方面是有的中药在体内形成积蓄,引起慢性毒性,如关木通、马兜
铃等所含马兜铃酸司导致慢性肾衰竭。
3 中药品种来源不正宗
①使用劣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配方应用后达不到预想目的。如劣质的生姜与生半夏或生南星
相配就达不到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