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俊美集一身--中国京剧美学精神浅探.pdfVIP

万千俊美集一身--中国京剧美学精神浅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j中国文化传统 第二屈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辑 万千俊美集一身 ——中国京剧美学精神浅探 徐志平 京剧被称为国剧,当之无愧,在她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华。戏髓 是综合艺术,它本身集诸多艺术的美学特点,中国戏曲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京剧这一戏曲艺术的结晶。中国也是地域广阔的古老匮家, 各地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地方戏曲,在这万花灿烂的百花园中孕育出来的京屑8艺 术,又自然成为其中最鲜妍的“冠军名花”。所以无论从京剧发展的纵向历史看, 还是从京剧形成的横向基础看,或是从京剧自身组成的各种元素看,说京剧艺术 是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代表都毫不为过。 中华美学博大精深,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中华美学的核心,我以为在三方面, 而这三方面则正是京剧艺术的强项。这就是:京剧的思想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而 体现出来的整体综合协调的“中和之美”,京剧艺术表演、舞荚、唱腔等诸元素 中渗透着的虚实相生的“含蓄之美”,京剧艺术中众多风格、流派、剧目呈现出 争艳斗巧的多种“风格之美”。下面就这三点,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综合协调的“中和之美 “中和”是中华民族美学思想的核心。被列入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中排 列第二位的《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巾和 追求的是天地间万物皆有自己的合适位置,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健康成长,构成 万物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美好世界。这样的政治理想和美学思想影响渗透到了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等各个领域,“中和”既是各种艺术所必须 贯穿着的主流思想,也成为各种艺术追求的最高美学境界,“乐者,天地之和董l。” (《乐记》)。作为直接诉诸于观众——而且主要是下层的百姓——视觉听觉∞戏 曲艺术,作为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戏曲形式,尤其如此,而京剧,又将q卜 和”的思想和境界发挥到极至。 “中和美学思想的核心是追求天地间万事力.物的和谐,戏Iln凭着它““:j教 于乐”吸引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教育的特点,成为劝诚、教化、纠结 众人的最好工具。“今举贤奸忠佞、理乱兴亡,搬演于笙歌鼓吹之场,男男女女, L勺是 善善恶恶,使人能触目而惩戒生焉。”(李调元《雨村剧话》)特别是它面^-、J11f.t 79 京剧。i中国文化传统 第二届京剧学闺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辑 千千万万的芸芸众生,其宣传鼓动作用又能直接触发产生,因此历来统治者非常 重视戏曲的这一功能,而这也使我国的戏曲十分重视思想教化作用,戏曲被称为 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李渔《闲情偶寄》)。柳亚子先生总结说: “举凡士庶工商,下逮妇孺不识字之众,苟~窥睹乎其情状,接触乎其笑啼哀乐, 离合悲欢,则鲜不情为之动,心为之移,悠然油然,以发其感慨悲愤之思丽不自 知。(《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这种直接地将戏曲纳入教化目的的指导思想, 与西方戏剧娱乐怡情、渲泄情感为主的目的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我国戏曲的一 些鲜明特点,这就是:重情节,然而更重视贴近社会、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以 吸引大多数的民众观看;主题明确,良善忠奸褒贬分明,以达到教育人心的目的; 在构思上要求戏剧矛盾冲突激烈,但最后归终于“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团霞’ 完美结局等。这一切,符合了“中和”思想的审美要求,符合了人心向善的人性 特点,也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特点,使戏曲的作用充分体现。人们走进剧场,在 观赏中情感随着剧中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而波动,高兴、激愤、悲伤…… 最后为正义胜利、邪恶失败而欢呼高兴。一剧演完,精神上也完成了一次审美活 动,无形之中,也受到了道德伦理的教育,灵魂得到了净化。正如魏晋时的阮篇 概括艺术的这~功能特点说:“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乐论》)易0 除古代戏曲封建性内容和目的,其扬善弃恶、正人心、导世风、弘扬美德、引导 和谐的戏曲主流,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虽分裂战争 常常发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